“我觉得很好呀!要比我下乡的那几年好了不知多少倍。”
陆晴有些生气的说道:“那就随你,活该你打一辈子光棍,我走了。”
“别呀,吃了饭再走。”
“不吃了,气都让你气饱了。”
陆晴气呼呼的走了,江锦舟无奈的摇摇头,自已也没说错话呀。
自已过年用的东西都买的差不多了,看看时间还早,江锦舟准备出去给陆晴姐姐买一些过年礼物。
骑着车再次来到大街上,街上的人要比往常多了好几倍,不过这两年的物资供应还算充足,所以人们几乎都能买到称心的年货,前提是得有钱有票。
今年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街上多了很多年轻人,男的女的都有,往往是三人一群,五人一伙。
这都是今年返城的知青,年初已经下了通知,知识青年下乡的政策彻底成为过去式。
下乡的知识青年也可以自由返城,江锦舟知道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成千上万的知青返城,能够安排工作不到十分之一。
剩下的都成了无业游民,这样不少人就成了小偷,抢劫犯,打架斗殴事件更是天天发生,社会治安差点崩溃。
江锦舟在后世的那些书里知道,这种现象直到八三年严打才算稳定下来。
他也知道这种事情自已不能管,主要是也管不了,只是希望这些豆蔻年华的男男女女能走上正道。
国家很快就允许私人做小买卖,其实初心就是安排这些知青,可惜......
江锦舟苦笑的摇摇头,自已也算幸运的吧,如果没有陆晴姐姐,自已最后的结局也是和他们一样,也许还不如他们,他们好歹有家人收留。
给陆晴姐姐买什么呢?他们这里的吃的用的后世都不缺,而且要好的多。
江锦舟转悠了好久也没想到应该买什么,自已能拿出手的好像只有文物商店的那些古董了。
上次买的还有一些在储物袋里,江锦舟决定再去文物局买一些,用不了两年文物商店也该关门了。
正当他骑车准备走的时候,身后有人在叫他,“江锦舟,老五。”
江锦舟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唐鹏,除了唐鹏没人叫他老五。
他从自行车下来,回头一看不是唐鹏还是谁,不光他自已,和他一起的还有两个年轻人。
三个人都骚包似的穿着一件将军呢子大衣,一看都是大院子弟。
唐鹏笑着走过来,问江锦舟:“我说老五,你丫的也忒不够意思了,放假的时候说好给我打电话,这都快过年了我也没等到,你还不告诉你家地址,我想找你都没地方找去。”
江锦舟笑着说道:“我这不是知道你是大忙人怕打扰你吗?怎么你找我有事?”
“怎么,没事就不能找你了?不行,今天好不容易逮到你,你得请客。”
唐鹏虽然这样说,但是江锦舟知道他肯定有事,唐鹏虽然平常不靠谱,可他是个有分寸的人。
于是笑着说:“没问题,你选地方我请客,这总行了吧。”
“够意思,不过我那边还有两个哥们,能不能一起?”唐鹏有些不好意思。
“这有啥?你的朋友不就是我的朋友吗?只要他们看得起我,你们可都是大院子弟,眼光不是都很高吗?”江锦舟调侃道。
“狗屁大院子弟,不吃饭照样饿死他们,也就是在外人面前装装,其实兜里比谁都干净,那你等着,我过去叫他们。”唐鹏说完就去招呼他那两个朋友。
加更,感谢大家的支持,求书架,求好评,求催更,求爱心发电,感谢刷礼物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