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鸿蒙宝塔 > 第685章 蛮荒的暖

第685章 蛮荒的暖(1 / 1)

圣山脚下的空地,三个月间已变了模样。石骨部的工匠们用石髓晶和圣山岩土砌起了矮墙,圈出一片“蛮荒集”——墙内,风羽部的风翼披晾在木架上,泛着浅灰的光;炎角部的雷火灶冒着热气,熔火晶的暖光映在灶边的陶罐上;青藤部的冰藤织成了晾架,挂满苍木部采收的灵草;冰牙部挖的冰窖里,藏着雷泽的雷鱼、林海的蜜果,冰雾从窖口飘出,遇着炎角部的火温,凝成细碎的水珠。

“灵田的风灵草蔫了!”清晨,青藤部的小孩举着半枯的草叶跑进来,声音里带着急意。众人赶到集外的灵田,只见本该翠绿的风灵草,叶片卷着边,根部泛着浅黄;旁边的赤焰草却长得太旺,叶尖都烤得发焦——是刚通的灵脉还没稳,风脉和火脉在田里撞了劲。

“我去风灵台调风!”风羽首领展开披风,踩着风就往风原方向飘;炎角首领则让族人往赤焰草田里浇冰牙部的冰水,“先压一压火劲,等风来匀气!”

青藤部的人立刻撒下冰藤种子,让藤蔓缠在灵田边缘,像道绿色的栅栏,拦住乱窜的灵气;苍木巫祝蹲在风灵草旁,用木语杖轻敲地面,嘴里念着柔和的咒,木杖尖渗出的醒木露,滴在草根上,叶片竟慢慢舒展开;雷角部的少年则拿着雷晶碎片,在田埂上划出细痕,让微弱的雷光顺着痕路走,把乱掉的灵脉“捋顺”——八个部落的人,不用喊分工,动作早已默契得像一个整体。

李二牛扛着灵骨锄跑来,开山熊跟在后面,嘴里叼着捆风灵草的种子。“我去冰原取点冰心石粉,混在土里能稳根!”他说着,刚要跨上冰牙部的冰橇,冰牙首领却扔来一双冰骨鞋:“穿这个,比冰橇快!”

风语灵狐也没闲着,它绕着灵田跑了一圈,尾巴扫过的地方,灵气竟慢慢平静下来——不知何时,它的尾巴尖沾了点蛮荒晶核的光,能轻轻拢住乱流的灵气。青藤部的小孩看呆了,伸手想摸狐尾,灵狐却调皮地跳开,甩着尾巴把一颗蜜果甩到他手里。

晌午时分,风羽首领带着风灵台的柔风回来了。风裹着风鸣石的清响,吹过灵田,风灵草立刻挺直了腰;赤焰草的焦尖也被冰雾润得恢复了嫩红。苍木巫祝笑着点头:“灵脉稳了,再过十天,就能收第一茬灵草!”

午后的蛮荒集,满是热闹的气。黑齿部和石疤部的勇士们扛着刚捕的踏林兽回来,兽皮上还沾着林海的草木香;雷角部的少女用雷晶给孩子们做“雷光珠”,捏碎了会炸出细碎的金蓝光,引得小孩们追着跑;冰牙部的人从冰窖里抱出蜜果,切开时,甜香混着冰雾飘满集子。

李二牛的开山熊蹲在雷火灶旁,盯着灶上的陶罐流口水——罐里炖着雷鱼和灵草,是柳如烟煮的。柳如烟笑着舀了勺汤,倒在熊面前的石碗里,熊立刻埋着头喝,烫得直甩舌头,却舍不得停;风语灵狐则蜷在陈浩天腿上,尾巴裹着颗雷光珠,偶尔抬眼看看集里的热闹,眼里满是暖意。

陈浩天坐在集中央的石台上,手里摩挲着平衡道种——如今它不再是八种光,而是融成了温润的白光,像块小小的暖玉。风里传来各部落的声音:风羽部的口哨、炎角部的笑、青藤部的呢喃、冰牙部的轻响、雷角部的雷光声、石骨部的凿石声、黑齿和石疤部的吆喝,混在一起,比任何乐章都动听。

“陈浩天!”风羽首领飘过来,手里拿着片新采的风鸟羽,“风原的风鸣石,今天响得格外软,像在唱你教的御风诀呢!”

“冰原的冰心石也亮了!”冰牙首领走过来,手里攥着块冰晶碎片,“冰毛兽生了崽,小兽的毛沾着冰晶,像小月亮!”

陈浩天笑着点头,望向圣山顶的蛮荒晶核——晶核的七彩光,此刻正顺着岩土,温柔地漫过风原、火泽、林海、冰原、雷泽,漫过每一片灵田、每一座灵台,漫过八个部落人的指尖。

曾经,蛮荒的传奇是斩邪物、通灵脉;如今,传奇是风灵草的新芽、雷鱼的鲜、蜜果的甜,是开山熊的憨笑、灵狐的软毛,是各族人晨起时的招呼、入夜后的围坐——是把“我们”,织进每一个日常里。

入夜,蛮荒集的篝火升了起来。炎角部的人弹着骨琴,风羽部的人跟着琴声哼起调子,青藤部的人用冰藤编出会发光的花环,套在每个人的头上;冰牙部的人把冰心石碎片扔进火里,火光瞬间变成冰蓝,映得众人的脸都泛着暖;雷角部的少年们则用雷光在夜空里画图案——画风鸟、画熔火、画冰藤、画雷鱼,画八个部落的图腾,连在一起,像个圆。

陈浩天坐在篝火旁,看着眼前的热闹,突然明白:蛮荒大地最壮阔的传奇,从不是征服与战斗,而是八个部落的手,握在一起,把寒风挡在外面,把暖意留在里面;是让每片土地都有生机,每个族人都有归处。

风从圣山吹过来,带着蛮荒晶核的光,裹着灵草的香、蜜果的甜,还有众人的笑声,飘向更远的地方——那里,或许还有新的部落,或许还有未探的土地,但没关系,只要这双手还握在一起,这暖意还在,蛮荒的传奇,就会一直写下去,写满每个日出日落,写满每个族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