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慌忙抓起地上的尘土往脸上抹,甚至往脸上蹭着旁边尸体的血迹,试图伪装成旁观者。
还有人悄悄往人群后面挪,盼着能混在密密麻麻的人堆里蒙混过关。
他们心里打着如意算盘,当时场面那么乱,人又多,血衣军忙着厮杀,哪里能记住每个人的样子?
只要没被认出来,总能逃过这一劫。
可他们忘了,血衣军将士个个是经受过斥候死间训练的精锐,对敌人的面容、动作过目不忘,哪怕只是在混乱中瞥过一眼,也绝不会记错。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血衣军将士便从人群中揪出了上百名参与反抗的百姓。
这些人被拖到空地中央,有的还在拼命辩解,“君上!我没有反抗!我只是站在旁边看热闹,真的没动手!”
嗤!
回应他的是一道冰冷的剑光。
血衣军的剑很快,话音未落,头颅便已落地,鲜血喷溅在旁边百姓的身上,吓得那人浑身一颤,连哭都不敢哭出声。
“君上,我知道错了!
我是您的子民啊,求您饶我一命!”
又一名百姓跪在地上磕头,额头很快磕出了血。
嗤!
剑光再闪,人头滚落,没有半分迟疑。
“别杀我!我是被人指使的!是李老爷让我这么做的!”
“我是被蛊惑的!那些豪绅说您要抢我们的田,我才……”
“救命啊!三叔,你快求个情!我们是亲戚啊!”
“认错人了!真的认错人了!我有个双胞胎兄弟,你们要找的是他!”
“魔头!你滥杀无辜,早晚不得好死!”
“大家别怕!他就这么点人,我们一起冲……”
不管这些人是求饶、辩解,还是试图煽动他人,回应他们的都是同样干脆利落的寒光枭首。
利刃切入血肉的声音不断响起,每一声都像敲在其他百姓的心上,让他们浑身发冷。
血衣军将士挥刀时面无表情,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仿佛斩杀的不是人,只是路边的野草。
高台上的赵诚看着这一幕,眼皮都没眨一下,神色冷漠如冰。
他向来对敌人狠辣,对自己人宽厚,可这些所谓的“封地子民”,连他的认可都没得到,就敢伙同赵国旧部反叛。
这样不忠不义的愚民,留着只会生乱,斩了也只是清理糟粕。
短短片刻,所有参与反抗的百姓便尽数伏诛,连那些在城门口围攻过护卫官吏的人,也没能逃过一死。
人头滚滚,鲜血染红了空地的石板路。
剩下的百姓吓得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有人悄悄松了口气。
幸好自己当时没敢动手,只是远远看着,总算不用掉脑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