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完地面展厅,赵国强的身影沉入地下库房。
这里的安保级别更高,入口处的虹膜识别装置闪着红光,厚重的钢门足有半米厚。
但对他而言,这些形同虚设——空间直接穿透钢门,出现在库房中央。
只见一排排货架直达穹顶,上面摆满了未展出的文物,仅龙国的玉器就占了整整两排,从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到清代的翡翠摆件,每一件都蒙着薄薄的防尘布。
巡逻的卫兵穿着防寒服,帽檐下露出的睫毛上还挂着白霜——为了恒温保存文物,库房温度常年维持在十摄氏度以下。
他们的动作带着北方人的沉稳,却在转身的刹那暴露了破绽。
赵国强的刀快如闪电,在防寒服的缝隙中精准切入,刀刃划过之处,血珠刚涌出便被低温冻成细小的冰晶,落在玉猪龙的背上,像是给这件千年古玉缀上了细碎的星。
他先从龙国文物区开始收取,指尖拂过玉猪龙时,能感受到玉石特有的温润,那流畅的弧线里藏着远古先民对自然的敬畏。
展柜里的北宋汝窑水仙盆釉色如雨后的天空,开片纹路细密如丝,赵国强特意用丝绸垫在面。
角落里一个蒙着布的木箱引起了他的注意,掀开一看,竟是一箱敦煌藏经洞的经卷,纸张虽已泛黄,上面的毛笔字却依旧清晰,墨迹里还能看出当年抄经人的虔诚。
“这些字在洞窟里守了千年,不该在这里蒙尘。”他轻声说着,将经卷一箱箱收入空间。
库房深处的“沙皇珍宝区”同样令人心惊:彼得大帝的佩剑镶嵌着巨大的蓝宝石,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梳妆盒里堆满了鸽血红宝石,还有一尊用整块和田玉雕琢的佛像,玉质白如凝脂,显然是当年从龙国西北掠夺而来。
赵国强没有丝毫迟疑,空间入口在每个展柜内次第展开,那些宝石在空间里折射出璀璨的光,却照不亮掠夺者留下的阴影。
当最后一件龙国文物被收进空间时,赵国强站在空荡荡的货架前,忽然看到墙上挂着的一张老照片——那是19世纪末,一队沙俄士兵正将一车文物从龙国境内运出,车轮碾过雪地的痕迹里,还沾着暗红的血。
他眼神一凛,空间切割线顺势掠过,将那张照片绞成碎片。
离开时,他最后望了一眼冬宫的金色穹顶,月光正透过云层洒在上面,让整座建筑如一座漂浮在夜空中的宫殿。
但这辉煌之下,藏着多少被掠夺的伤痕?赵国强不再多想,身影融入空间涟漪,只留下空荡的展厅与库房,在寒风中沉默伫立。
空间里,敦煌经卷与汝窑瓷盆并排安放,玉猪龙的弧线映着经卷上的墨迹,仿佛跨越千年的文明正在低语。
赵国强知道,这只是又一段旅程的结束,世界上还有太多文物等待回归,而他的脚步,绝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