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建议被采纳,做出的商品成了畅销货,提建议的人就能拿奖金、吃提成。
这般激励下,倒真有不少人在做工时灵光一闪,琢磨出些改良方案——比如把普通家具改成折叠款,竹编器物也添了些巧思。
只是这些改动终究有限,真正划时代的脑洞产品,还得靠他从“前世记忆”里扒拉。
说起来,他也并非凭空创造,不过是把见过的折叠家具、新式竹编画出来罢了。
三日后,李卫东揣着一叠图纸闯进赵国强的办公室,额角的汗珠子顺着鬓角往下滑,眼里却亮得惊人:“赵老板!您要的铺子和拍卖行场地,都有眉目了!”
他先摊开三张临街店铺的图纸,手指在上面飞快点着:“铜锣湾波斯富街这间,原是洋人的雪茄吧,带个三十平的地窖,改改就是现成的酒窖,后院还能搭个玻璃棚,夏天摆桌吃野味,风一吹别提多舒坦;
油麻地庙街那间是老戏班的后台,层高五米,梁上能挂红灯笼,摆十张八仙桌不成问题,街坊都说,以前戏班散了场,就着卸妆的油彩吃夜宵,那股烟火气,别处寻不着;
还有尖沙咀海防道那间,隔壁就是电影院,散场的人刚好拐进来吃口热的,门面宽,橱窗里摆整只烤鹿,保准能勾住行人的脚。”
赵国强拿起图纸一张张翻看,见每张都仔细标着“带后院”“排水通畅”,颔首道:“这三间先定下,手续尽快办。”
李卫东忙不迭应着,又从怀里掏出张更大的图纸,展开时带起一阵风:“拍卖行的地方,我找了整整两天!您看这处——上环德辅道中,以前是家洋行的仓库,占地足足三千平尺,挑高八米,梁柱都是实心钢铸的,别说摆古董字画,就是放几尊石佛都稳当得很。”
他指着图纸上的红圈,语气越发兴奋:“最妙是这三道门:正门走客人,体面;侧门通码头,运大件拍品方便;
还有道暗门连着后巷,贵重物件能悄悄运进来,稳妥。里面原本的铁架没拆,稍作改造就是展架,地面是水磨石的,擦干净了能映出人影,摆上红木展柜,那气派劲儿,全香港难找第二处!”
赵国强的目光在“码头”二字上停了停。
李卫东见状赶紧补充:“前阵子洋行搬去尖沙咀,这仓库空了小半年,业主急着出手,开价比市价低两成。
我特意打听了,这地段以前就有几家古董行,街坊都熟,开拍卖行正合适。”
“地方倒是周全。”赵国强把图纸折好,“明天带我去看看现场,合适的话,一并签下。”
李卫东笑得见牙不见眼,又想起什么,从裤袋里摸出张便签:“对了赵老板,我路过德辅道时,见隔壁是家老字号装裱铺,老板以前在故宫待过,听说您要开拍卖行,说愿意来帮忙鉴定字画,工钱好商量。”
赵国强接过便签,上面的字迹端正清晰,笔锋还带着几分筋骨。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图纸上投下金亮的光斑。
他抬眼看向李卫东,嘴角噙着一丝笑意:“小李,谢你费心了。开拍卖行,正缺人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