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十大道则(2 / 2)

陈景清没有多想,开始将之前五境中的感悟融会贯通,而重点则放在木、土两大道则方面。

与此同时。

五竹道人也陷入了深层次的感悟,这片虚无之地,五行道则浓郁。

道人观想法相【五蕴天青竹】,身后虚空裂开,一株通天彻地的五行神竹虚影拔地而起,五色华光照耀寰宇,竹影道音充斥天地,威压浩荡如天威降临。

他依旧是通过感悟法相上承载的大道法则,以木行道则为核心,土行道则为根基,金、水、火三大道则,则侧重攻击与变化。

五竹道人尝试在五蕴天青竹法相之上构建五行之力的循环。

若有人在旁观看,则会发现五蕴天青竹主干上每一节竹节,都是一个五行能量漩涡。

漩涡中心是一个小小的、不断变化的五行符文轮盘,金、绿、蓝、红、黄五色流转。

这些漩涡不断吞吐着从根系和枝叶汇聚而来的五行元气,进行精炼、转化与平衡。

光芒明灭间,仿佛在呼吸天地。

相比之下,五竹道人的五行属性法相--五蕴天青竹法相,无论是模拟“混沌生五行”或“五行归混沌”的意境,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另一侧。

身形挺拔如剑,目光锐利如电的金展,他走的是堂堂正正的五行相生之道。

他身怀庚金本相,虽不是极致之金本相,但也相差不远。

照常理来说,这类修士大多锋芒毕露,锐利无匹。

不过金展走的却不是庚金剑仙杨锦锐纯粹的庚金剑道,原因在于他筑基功成领悟的天赋神通【金之涟漪】!

金之涟漪,是一道金水相生、刚柔并济的术神通。

金展很早就开始琢磨五行相生之道,只不过还是那句话,摸到五行道则的皮毛不难,但想要有所建树却是颇难。

晋阶法相之后,五行相生之道领悟之艰难,曾一度让他想要放弃五行相生之道,改走纯粹的庚金剑道。

后来,拿功勋兑换了庚金剑仙杨锦锐创造的太白庚金剑诀,一番印证之后,金展这才发现纯粹的庚金剑道并不适合他。

于是,坚定不移地走上了五行相生剑道之路。

此际。

金展依托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五行相生之道,在体内构建五行之力的循环。

基本上是毫无动静,毫无波澜。

洛冰儿则与之完全相反,直接依托自创的大道神通【五行冰焰】,演化“五行归混沌”的意境。

乌金冰焰、枯木冰焰、玄水冰焰、黑炎冰焰、黄沙冰焰,五道散发着阴暗气息的冷火,环绕在洛冰儿的周身。

阴阳化五行,洛冰儿如今走的就是阴暗五行的道路。

她双目微阖,双手掐诀,不断演化“五行归混沌”的意境。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爆发出剧烈的轰鸣之声。

不过,洛冰儿却是浑然不觉,依旧自顾自演化“五行归混沌”的意境。

而慕容晏清构建五行循环的方式,则是结合了五竹道人与金展的道路。

她同样是通过观想大地神女法相,在法相上构建五行循环。

大地本相虽然是土属性的极致法相,但正如她所言,观想本相领悟大道法则,并非一成不变。

本相,只是连接修士与大道法则之间的桥梁,但这并不是一条独木桥,路通向何方,还是要靠修士自身走下去。

大地道则与土行道则的关系,其实更像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大地道则承载的不仅仅是土行道则,金、木、水、火四大道则其实都有涉及,只不过大地道则厚重,与土行道则更为相似。

慕容晏清此刻,身后大地神女法相,五色光华流转,相互平衡。

她则开始模拟“混沌生五行”的意境。

山中无岁月,更何况是在这虚无之地当中,根本感知不到时间的流逝。

陈景清头顶浮现的六芒剑君法相,此刻,只有相互平衡的五色光华流转。

白金天光、青玉天光、泓蓝天光、赤明天光、玄黄天光,五道绽放耀眼光芒的天光,环绕在陈景清的周身。

阴阳化五行,陈景清如今走的就是阳明五行的道路。

此前他通过五行相克之道,却始终无法达成五行之力的平衡,于是陈景清改变思路,依托大道神通【六芒琉璃天光】,重新演练五行之道。

他双目微阖,双手掐诀,不断演化“五行归混沌”的意境。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爆发出绚烂的光华。

不过,陈景清却是乐在其中,依旧自顾自演化“五行归混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