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咯!”刘禅点头道:“曹丕视司马为心腹,若除此人,如斩曹丕一臂,于我有百利而无一害。”
现在的司马懿还被曹操压制,没有出色的发挥,自然不会引起诸葛亮的注意。
如果趁着司马老贼还没得势将他除掉,我的兴汉大业将会顺利很多。
曹操时期的五大谋士,现在只剩贾诩,估计也是命不久矣,其他都不是诸葛对手。
不过这件事给他也提了个醒:绣衣卫的事情刻不容缓,还需要一支专门的暗杀组织。
刺客已经查清是曹魏派来,只要不是牵扯到江东世家,诸葛亮也不想多做讨论,对这种事只能增强刘禅的护卫。
宽慰了一阵,又问道:“世子向大王提倡农商并重,已在成都、江陵开设粮行、布行、印刷厂等,此举固然于眼前有利,但你可知商人本性?”
“知道!”刘禅点头道:“商人逐利,好智多诈,唯利是图,其常年迁徙行走各处,一旦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说到这里,刘禅顿了顿:“远的不说,就我二舅糜芳,荆州遇险,却不想死守报国,有意投靠江东,正是商人本性。”
“原来世子早已看透?”
诸葛亮有些诧异,原本想劝说的一堆话无有用武之地,晃了好几下羽扇才说道:“自古工商之民乃五蠹也,其非但狡诈,还巧取法令,搬弄是非。”
再次见到刘禅,竟让他有种莫名的陌生感。
无论其言行举止,还是见识心性,都远超其以往表现。
先前在成都时,听刘备赞口不绝,他还以为是身为人父本性使然,这才对话两次,便让他震惊不已。
短短两年时间,那个贪玩憨直的阿斗竟脱胎换骨,判若两人。
世子口口声声说司马懿善于隐忍,照此情绪,当年的司马仲达远不如阿斗!
不过诸葛亮脸上却是古井不波,继续说道:“愚以为重商之举,或是饮鸩止渴?虽能聚汇钱财,但商人一旦得势,境内巨商大贾横行,人渐以学者为轻,致农桑为贱。
将来年轻子弟慕财弃文,商贾之流坐论国事,人皆逐利而不知学,男为商贾,女为娼妓,此为国之大患矣!”
“先生评价商贾可谓一语中的!”
刘禅不禁想起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笑道:“但我推行的重商并非重视商人,而是发展商业!”
“商业?”即便聪慧如诸葛亮,也没想过将商业和商人剥离开来,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先生既自比管仲,岂能不知鹿皮吞楚、绨衣之殇,不费一兵一卒败敌之事?”
刘禅耐心解释道:“商人能赚钱,朝廷为何不赚?国家财政,不能只依赖税收,除盈利外,商税也要大于赋税。若是这些大宗商业都在朝廷掌控之中,岂能为商人左右?我亦可学管仲以商止战……”
刘禅将后世国企商业模式简单告知诸葛亮,虽然自己不是内部人员,但只要把模式和思路推广开来,自有人完善更符合当下时代的细节和律法。
诸葛亮怔怔看着刘禅,星辰般的双眸闪烁精光,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
悠悠苍天,究竟是何方神圣点拨阿斗开窍?
天佑刘氏,汉祚不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