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万万没想到,宴会上众人喝多了,居然失手将宋引章的姐姐从楼梯上推了下来。
因为此事,赵盼儿一直心怀愧疚,所以对宋引章多加照顾。
宋引章能够至今保持清白之躯,跟赵盼儿这么多年的打点有很大关系。
此时赵盼儿看着宋引章身旁的男子问道。
“引章,这是何人啊?”
宋引章有些娇羞的说道。
“盼儿姐,这是周郎。”
“周郎!”赵盼儿语气有些诧异。
一旁的男子见状拱手一礼说道。
“小可周舍,见过赵娘子。”
“引章时常对小可说,这些年赵娘子对她多有关照,所以今日特来拜访。”
赵盼儿淡然说道。
“里边请坐吧。”
众人进入茶坊坐下后,宋引章看着不远处的苏慕白,有些好奇的问道。
“盼儿姐,你今日不是挂了不营业的牌子嘛,怎么还有客人啊?”
赵盼儿听后说道。
“这位公子是路过余杭的贵人,我向公子打听些京师的事情。”
“我们这些小事,公子是不会在意的,好了,说你的事情吧。”
宋引章给一旁的周舍使了个眼色,周舍见状说道。
“赵娘子,引章说您就如同她的亲姐姐一般。”
“而周某又对引章一见倾心,情根深种,故此特来提亲。”
“周某家中世代在淮阳经商,经营皮货。”
“有商铺数十,下人近百,庭院若干。”
“若能得赵娘子许可,必定待引章如珍如宝,一生一世。”
赵盼儿打量了周舍一番后,便断定了他是个出入欢场的酒色之徒,不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略一思考后,赵盼儿说道。
“你们既然打算谈婚论嫁,那引章的身份想必你也应该知道吧。”
周舍点了点头说道。
“引章虽然出身贱籍,但是却极为自爱。”
“赵娘子放心,周某绝不会因此就慢待引章的。”
赵盼儿摇了摇头说道。
“我说这话,不是这个意思。”
“俗话说,婚姻之事,历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看你这般年轻,想必令尊令堂还在世。”
“不知他们能否应允你娶引章入门做个正房娘子。”
“虽然出身贱籍,不是引章的过错。”
“可是越是高门大户,便越是看重这个。”
“而且引章如今还隶属于余杭乐色营。”
“即便你们想成婚,拜堂入了洞房。”
“可是引章却仍是贱籍,根本算不得数,论起地位,只是个外室,连个妾室的名分都没有。”
“难道这些,你们两个都没有想过吗?”
周舍显然是早有准备,他从容自若的说道。
“周某不才,虽然家中经商,但是官场上也有些亲眷。”
“周某的姑父便是金陵通判,只要周某和引章成了亲,那自然可以求姑父为引章脱籍。”
一旁的宋引章也附和着说道。
“盼儿姐,我和周郎情投意合,他又考虑的这般周全,求盼儿姐成全。”
赵盼儿看着自己恋爱脑的妹妹,心中也是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
也怪她这些年把宋引章保护的太好,以至于她居然连一点识人之明都没有。
正当赵盼儿准备豁出去得罪了宋引章戳穿周舍之时,一旁喝茶的苏慕白不屑的说道。
“好一个骗财骗色的伪君子啊。”
周舍听后脸色大变,看向苏慕白说道。
“周某与公子素不相识,公子为何如此的血口喷人。”
苏慕白起身来到了众人身前淡然说道。
“你不觉得自己是漏洞百出嘛,骗一骗宋姑娘这种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还行,为何觉得自己能骗过所有人呢。”
“你说你真心实意想娶宋姑娘,那为何不先为她脱了贱籍,然后再成婚呢。”
“这样一来,对她也好,对你们家族名声也好,不是一举两得嘛。”
赵盼儿附和着说道。
“对啊,娶个良民,总要比娶一个贱籍女子要好得多吧。”
“周官人,你是压根就没想和引章成亲,还是说根本就没能力为引章脱籍呢。”
“再说了,金陵通判,如何能够管得了余杭的乐营。”
苏慕白摆了摆手说道。
“赵娘子,你还是高看此人了。”
“且不论金陵的通判,能不能帮助宋姑娘脱籍。”
“他的姑父,根本就不可能是金陵的通判。”
此言一出,宋引章也坐不住了,看向周舍说道。
“周郎,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周舍赶忙说道。
“引章,你别信他,他完全是一派胡言。”
苏慕白不屑的说道。
“你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我来问你,你既然说这金陵通判是你的姑父,那巧了,我两个月前去金陵办事,也见过金陵通判。”
“你跟我说说,通判姓甚名谁,多大年纪,大概什么相貌啊。”
“这,我、”
周舍此时一脸窘迫,他哪里有什么金陵通判的姑父啊,这都是为了骗财骗色自己瞎编的。
周舍也是深谙那句话,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只不过如今李鬼遇到了李逵,他心虚的厉害,哪里还敢再和苏慕白争辩。
周舍只得佯装怒意说道。
“这位公子,你我素不相识,你如此咄咄逼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与引章情投意合,你却在这横加阻拦,真是岂有此理。”
苏慕白见状气定神闲说道。
“行了,别转移话题,说不出金陵通判的名字和相貌就直说,以为装的一脸怒火,就能蒙混过关了嘛。”
“你要是真觉得我在诬陷你,不妨事,咱们这就去余杭府衙。”
“就怕我敢去,你不敢去啊。”
“你可知道,拐骗官伎,是犯了王法的。”
“就你这酒色之徒,挨上四十大板,不死也要没半条命”
苏慕白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说的周舍哑口无言。
周舍被人戳穿,心中无比恼怒,但也不敢和苏慕白纠缠,只得站起身说道。
“不知你们在胡说什么,周某自问对你们以礼相待,你们却如此对我。”
“既然这样,那这门亲事,不议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