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引章莞尔一笑,而后意味深长说道。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啊。”
赵盼儿自然听出了宋引章话中的意思是在说欧阳旭衣冠禽兽负心薄幸对自己而言并非坏事,这一趟来京师,不仅让自己看清了欧阳旭的真面目,还让自己和苏慕白有了更深的联系。
赵盼儿不由得俏脸一红,而后摆了摆手嗔怪道。
“引章,不可胡说,苏大人是有了婚约的人。”
“你这话若是传了出去,别人说我痴人说梦事小,让苏大人与其岳家有了隔阂,可就麻烦了。”
“这一次入京,能够让欧阳旭付出代价,苏大人是帮了大忙的。”
“你能脱籍,也是多亏了苏大人。”
“咱们帮不上别人什么忙就算了,切不可再给苏大人添麻烦。”
宋引章听后轻笑一声道。
“盼儿姐,你脸红了哦。”
“你这丫头,没完了是吧,赶紧回去了。”
赵盼儿知道这个话题不适合纠缠,赶忙岔开话题,拿出姐姐的威严拉着宋引章便回了别院,结束了这个小插曲。
时间一晃,转眼又过了两天,乾清宫中,此时苏慕白正和隆化帝一起商议着事情。
看着隆化帝有些忧愁的样子,苏慕白随即询问道。
“陛下可是还在为柯相之事难以决断嘛。”
隆化帝微微点头后说道。
“前两日殿中之事,苏卿也都看到了。”
“柯政他党同伐异,老迈昏聩到了何等程度。”
“一个当朝首辅,居然派人监视次辅,还在殿上被爆了出来,为了争权夺利,如此的不择手段,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出来的。”
“偏偏他还不认罪伏法,在金殿搞了个血染金柱,这算什么,逼朕不得不妥协嘛。”
听到这里,苏慕白心里就明白,隆化帝还是小心眼发作了。
柯政和萧钦言作为政敌,彼此派人监视潜伏,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隆化帝拿这个做文章,不过是表面理由。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几年柯政作为首辅太过强势,很多次让隆化帝面子上过不去,隆化帝不愿意就这么轻易饶了柯政。
苏慕白略一思考后说道。
“陛下,这些年柯相做的的确是有些过,若是按照律法,便是杀了他也不为过。”
隆化帝听后眼前一亮。
“苏卿也是这么认为是吧。”
苏慕白见状心里有些惊讶,苏慕白本以为隆化帝不过是想狠狠的折辱柯政一番,但没想到隆化帝居然这么恨柯政,想要他命的心思都有。
苏慕白赶忙摆了摆手后说道。
“陛下,请听微臣把话说完。”
“若是寻常时候,柯相杀了也就杀了。”
“但眼下这个时候,杀了柯相,有百害而无一益。”
“当前朝廷的重心已经放在了对突厥的战略上,朝廷内部需要的是稳定。”
“如果陛下真的将柯相明正典刑,那势必引发朝堂混乱。”
“柯相为官数十年,门生故旧遍布朝堂。”
“他若死了,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万一影响到了来年对突厥开战的计划,反倒不美。”
“眼下的一切事情,都要为开战让步。”
“柯相的生死无足轻重,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顺势打发柯相乞骸骨便是。”
“如此一来可以彰显陛下仁德之心,二来也可安稳人心,稳定朝局。”
听到这里,隆化帝很是不甘说道。
“如此权臣,朕真是不想就这么糊里糊涂放过他。”
“罢了,苏卿说得对,眼下朝堂的稳定最重要。”
“真是便宜他了。”
苏慕白闻言,心里又加了几分小心。
隆化帝此番做派,一看就是什么宽宏大量的君主。
眼下一切都好说,隆化帝正是倚重苏慕白和林如海翁婿的时候,他也能听得进去苏慕白的劝谏。
日后如何,怕也难说的很了。
苏慕白可没有做诤臣的打算,苏慕白心目中的官员模范应该是隋唐时期的名臣裴矩。
《资治通鉴》曾言,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
这句话的意思是裴矩在隋朝是个奸佞之臣,而在唐朝,成了诤臣忠臣。
说得通俗些,裴矩是个眼皮子很活泛的人,为人处事也比较灵活。
在隋朝时,皇帝是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根本就听不进去臣子劝谏。
裴矩这个人也不头铁,你隋炀帝不爱听忠言良言,那我就拿你当傻子哄你玩呗,反正江山社稷又不是我家的,你爱怎么闹怎么闹,你败了天下,再有新君,我纳头便拜就是了。
我才拿多少俸禄啊,至于为了你家的天下玩命嘛。
而到了唐朝之后,裴矩在唐太宗手底下当差。
唐太宗这个人是听得进去劝谏的,魏征当初那么挤兑他,给二凤气的在后宫大骂会须杀此田舍翁,但最终唐太宗也是忍着没杀魏征。
因此裴矩也就敢劝谏唐太宗了。
如今看隆化帝,怎么看也不是宽宏大量之人,因此苏慕白也是下了决心,今后爱怎么滴怎么滴吧,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隆化帝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别自己一片好心,让这老小子给当了驴肝肺,再回手掏自己一下,那实在是犯不上。
苏慕白随即拱手一礼后说道。
“陛下圣明。”
隆化帝轻笑一声后说道。
“这也少不了你们这些朝廷肱骨在朕身边辅佐啊。”
“好了,不说这个了,等会儿你去太医院一趟吧,让柯政识趣些,自己把辞呈递上来。”
“朕也懒得再见他了。”
“臣遵旨。”
在简单聊了两句后,苏慕白离开了乾清宫,直奔太医院去了。
不久之后,太医院静室之中,苏慕白看到了躺在床上脸色有些苍白的柯政。
苏慕白行了一礼后说道。
“下官见过柯相。”
在看到苏慕白后,柯政面色有些不自然说道。
“苏大人前来,想必是来给老夫下最后的判决吧。”
苏慕白温和笑了笑说道。
“柯相不必如此,陛下仁厚,感念柯相为官尽忠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