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荣国府谋划(1 / 2)

眼看着王夫人如此这般,贾老太太淡然说道。

“老二家的,咱们荣国府走到今日,你说说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王夫人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这,儿媳愚钝,实在不知。”

贾老太太叹了口气后说道。

“府中的一应用度,比起当年老公爷在世之时,其实是缩减了不少的。”

“之所以如今府中拮据,无非还是我荣国府权势一日弱过一日。”

“京师可供分润的利益就那么多,弱者,是没有资格分润的。”

“我荣国府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真正的依靠。”

“府中男丁如何,你心知肚明。”

“除了兰儿还算聪慧用功外,余者了了,不提也罢。”

“但兰儿年纪还小,指望他中兴家族,十年八年是没什么希望。”

“眼下家族需要一个稳固的靠山,庇护着家族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王夫人很是疑惑,脸上满是不解。

“可,可这些又岂是儿媳能做到的啊。”

贾老太太意味深长说道。

“你做不到,我也做不到,但是有人能做到。”

王夫人思考许久后还是不得其解。

“儿媳愚钝,请母亲明示。”

贾老太太淡然说道。

“元春,若想稳固家族,也只有寄希望于她了。”

王夫人这下算是明白了贾老太太的打算了。

“母亲,您打算让元春选妃对吗?”

贾老太太微微点头后很是感慨说道。

“除了这个办法,我也实在是没有其他好办法了。”

“林如海也好,你二哥也好,他们终究都不是荣国府的人,还是隔了一层。”

“荣国府想自强,必须有自己的人站出来。”

“男丁指望不上,便只有靠着女子了。”

“元春入宫担任女官也有几年了,资历是有的。”

“再加上品貌双全,通过选妃的考核,自然是不在话下。”

王夫人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母亲,话虽如此,但陛下会答应让元春晋升妃嫔吗?”

对于贾老太太的安排,王夫人并没有什么意外,当初让贾元春入宫,本就是因为新帝登基,荣国府又站队失误,想以此来表达一下诚意,看看隆化帝能否态度有所缓和。

但是贾元春在宫中做女官做了几年,一点动静都没有。

隆化帝既没有难为贾元春,也并未提拔贾元春,反倒是选择了无视贾元春的存在。

如今隆化帝地位稳固了不少,对于荣国府的恶意也是散发了出来。

之前苏慕白告御状,隆化帝处置贾宝玉的方式明明多的是,他却选择了一个最折辱荣国府的方式,直接给贾宝玉阉了。

王夫人也是担心此事难以促成。

贾老太太摆了摆手后说道。

“我有把握能够让元春晋升,但是如何规劝元春,就要看你的了。”

“宫里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她在宫中待了几年,想必没少看这些。”

“我担心的是这孩子不够坚韧,所以你必须要进宫劝说她一番,坚定她的信念。”

“一切都是为了家族的延续,她是荣国府的女子,该有这个觉悟。”

“只要她晋升妃嫔了,那我荣国府也能缓上一大口气。”

“老大也不会再肆无忌惮,步步紧逼。”

“你是聪明人,我想你知道该怎么办。”

“回来我安排一下,你进宫去见元春一面。”

王夫人微微点头后说道。

“母亲放心,儿媳明白了。”

婆媳二人商议一番后,也是把事情定了下来。

在王夫人离开后,贾老太太的眼神之中满是迷茫,不知道荣国府在自己的主导之下,能否顺利延续下去。

几日后,大乾之下某州府城中一座大宅内,王老太太正在看着一份来自京师的书信。

王老太太乃是故太师王祐遗孀,王若弗和王若与姐妹的母亲。

在知否原剧里,王老太太对于自己这个恶毒的大女儿可谓是百般娇惯,宠爱有加,便是连王世平这个儿子,单论地位只怕都比不上王若与。

原剧中王若与以下些使人萎靡不振精神欠佳的药物使得盛老太太精神不振,好让王若弗能够独掌盛家大权为由,蛊惑王若弗给盛老太太下药。

王若与则是暗中在糕点之中给盛老太太下了足以致人死地的毒药,险些害死了盛老太太。

事后在盛明兰的坚决抗争以及盛长柏的一锤定音下,王若弗被送回宥阳老家,至于王若与,则是被安排送入内狱服刑。

当时王老太太居然还想安排王世平派人直接在路上劫狱,把王若与给劫走。

为了一个外嫁的女儿,让自己的亲儿子去干劫囚犯这种事情,由此可见王老太太的偏心到了何种程度。

只不过王世平也不傻,平日里帮着妹妹收拾烂摊子也就罢了,搞这种劫囚犯的事情,这完全就是在玩火,一个不小心就会搞得王家毁于一旦,因此王世平坚决不肯答应。

言归正传,王老太太在看完了书信后,整个人都不由得颤抖了起来。

因为这封信是她的外孙康晋送来的求救信,康晋是康海丰与王若与所生的儿子。

至于求救,自然是因为王若与在刑部的案子了。

在刑部这边获取到了新人证之后,整个案子都被推翻,王若与罪证确凿,被刑部收监,判了斩监候,秋后就要问斩。

王老太太生平最是疼爱这个女儿,眼看着女儿性命不保,她哪里还坐得住,随即安排人备好车马,奔赴京师而去了。

时间一晃,转眼又过了几日。

苏慕白一行人沿着运河而下,微服私访来到了金陵城中。

一行人前来的目的便是为了核查金陵知府贾雨村滥用职权迫害治下良民之事。

刑部这边负责查案的官员名叫孙文远,乃是刑部清吏司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