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赴任 深沉心思(2 / 2)

荣国府这么一搞,等于是把太上皇和开国元勋的底牌都给搞没了。

戴权服侍太上皇多年,若论天下谁最了解太上皇的脾气秉性,戴权称第二,谁也不敢称第一。

戴权心里自然清楚,太上皇现在看似平静,实际上心里的愤怒已经是难以言喻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太上皇扪心自问,自己对荣国府相当够意思了。

贾代善在时就不多说了,贾代善去世之后,太上皇感念贾代善的功劳,对荣国府也是多有照拂。

也就是荣国府这群人实在是不争气,一群烂泥扶不上墙。

饶是如此,在自己被囚禁大明宫的情况下,自己依然是帮着荣国府让贾元春获得了九嫔之位。

可此时的太上皇只觉得自己跟个冤种一般。

自己前脚提携荣国府,后脚你荣国府为了讨好自己的逆子,就把自己当蛮夷整是吧。

戴权看着太上皇如此这般,犹豫了一番后无奈说道。

“陛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心似水,深不见底,难以捉摸,您还是保重龙体为上啊。”

太上皇语气平淡道。

“人心似水,也不见得。”

“水往低处流,可人心,却是高了还想高啊。”

戴权略一思考后说道。

“陛下,四王对于荣国府的举动,想来也是颇为不满的。”

“要不奴婢出宫一趟,让他们给荣国府点教训。”

太上皇摆了摆手后说道。

“当年他们都不行,现在他们就更不行了。”

“更何况,荣国府有的心思,难道你以为他们就没有了嘛。”

“朕终究还是老了,一朝天子一朝臣。”

“那逆子越发根基稳固,难以撼动,他们这些人,怎么敢不给自己留后路呢。”

“这个时候去找他们,只怕也是顾左右而言他,你又何必去自取其辱呢。”

听到这里,戴权一脸无奈之色。

“难道就这么便宜了这群钻营小人嘛。”

太上皇意味深长笑了笑。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到底是不是便宜,还有待商榷。”

“不过荣国府送了朕这么一份大礼,朕无论如何也要回送荣国府一份大礼才是。”

“戴权,你去一趟乾清宫,传那逆子前来,就说朕要见他。”

“奴婢遵命。”

约莫过了一刻钟后,隆化帝来到了太上皇的寝宫之中。

父子二人屏退左右在寝宫内密谈了片刻,而后隆化帝面带笑意走出了殿中。

一旁的戴权见状有些惊讶。

自从太上皇幽居大明宫后,隆化帝隔三差五便会前来请安以表孝道。

但每次太上皇都是不加颜色,冷眼相待。

因此隆化帝每次都是沉着脸离去。

但这次隆化帝居然是笑着离开,这让戴权如何不惊讶。

不过略微一想戴权也能够明白,虽然不知道太上皇和隆化帝父子二人聊了些什么,但可以肯定,荣国府估计是要倒霉了。

到了下午,一道圣旨传到了荣国府之中。

荣禧堂内,以贾老太太为首的贾家人正在接旨。

夏守忠打开圣旨后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乾坤德合,肇启人伦。孝道为百行之原,至性乃天伦之本。今宫闱侍御之俦,皆勋戚名门之秀。然一入深宫,遂睽隔于父母,春秋代序,徒萦思于梦寐。朕躬揽万几,夙夜兢业,而于孝治天下之道,未尝一刻去怀。”

“仰承太上皇慈谕,深悯椒房眷属思女之情,更体宫中嫔嫱思亲之切。特开旷典,普施殊恩。准许后宫妃嫔,凡家有重宇别院、可备驻跸关防者,皆可奏请归家省亲,以叙骨肉之情,以慰晨昏之念。”

“尔等勋戚世胄,感沐皇恩,宜诚敬筹备,恭迎銮舆,勿得简亵,钦此。”

“贾将军,老夫人,接旨吧。”

“臣等接旨,深感陛下隆恩。”

贾赦接过圣旨后,一旁的贾琏随即取出一张银票递给了夏守忠,面带微笑说道。

“有劳夏公公亲自前来传旨,我等不胜感激。”

“一点小小心意,请公公笑纳。”

夏守忠接过银票一看,五百两,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贾公子,这么客气做什么,都是咱家分内职责嘛。”

贾琏听后尽管面带微笑,心中却不由得一阵吐槽,说得好听,那你倒是别接啊。

贾老太太接过话茬后脸上笑容越发灿烂,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夏公公不必客气了,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这次娘娘的事情,多蒙戴公公和夏公公您二位帮着操持,荣国府感激不尽啊。”

夏守忠轻笑一声后道。

“老夫人不必介怀,此次京营兵权顺利交接,陛下龙颜大悦。”

“这次之所以特开恩旨,其实主要还是为了让贤德妃娘娘回府省亲,让整个荣国府与有荣焉。”

“你们荣国府可得好好操办,切不可怠慢,整个神都的人都看着呢。”

贾老太太赶忙点了点头后说道。

“夏公公尽管放心,娘娘回府省亲,这是荣国府的头等大事,荣国府上下都会尽心尽力去办,绝不会有损了皇家威严和荣国府的体面。”

夏守忠满意的笑了笑。

“如此便好,对了,陛下还命咱家询问一下,府上贾政大人可还有心出仕。”

“若是有的话,陛下另有任用。”

“若是没有的话,陛下有意荫封荣国府一个职位,你们好生商议一下吧。”

“另外还有王子腾王大人,陛下说了,等巡视九边之后,陛下对王大人也有委任。”

“你们尽管放心便是,陛下绝不会让忠臣寒心的。”

听到这里,荣国府众人对视一眼,一个个喜气洋洋。

在寒暄了一番后,众人千恩万谢送走了夏守忠。

而后众人返回了荣禧堂中,还沉浸在荣国府收到的无尽荣誉之中,感觉仿佛又回到了荣国府的巅峰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