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个侄子是在外面做木工,可是好久都联系不上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到底咋样了。”
“啊?那我还想着找他谈谈的,这么多年了,肯定经验丰富,再加上年轻,应该思想也不错。可惜了。”
刘贵生摇摇头。
“我回去找找看有没有他的新联系方式,反正现在这个联系方式,确实联系不上。”
“行。”
几人谈完,刘贵生打开电视,刚好看到木工厂的宣传。
那一排排的机器,一套套的家具,再看那上面的雕花和工艺,整个都是精品呀!
创业的想法逐渐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他下定了决心。
“爸妈,我决定了,我要去外地研学,去学这个。最多两年时间,一定能学出来。”
“两年?会不会太晚了呀?到时候学完了,风口都过了。”
刘振华有点担心。
“不会的,我已经估算过了,那时候正是木工如火如荼的时候。好饭不怕晚,我到时候有经验,有技术,不怕被他们比下去!”
周秀兰点点头,“行,既然你有这么好的想法,又做好了决定,那我知道你是考虑好了,去吧孩子,好好学。”
“好的妈,我一定好好学。”
刘贵生收拾东西走了,这次他是去了南方,这里是木雕工艺的重要产地,红木家具和原木整装最为出名,现在已经推出了“成品+定制+软装+智能”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让他很满意。
过去几天时间里,刘贵生就打了电话回来,说是自己已经找到了想要的地方,在一家红木家具厂当学徒,包吃包住,一个月二十块钱。
两口子有点担心,据说家具厂很累,可刘贵生表示自己不怕累,只要能够学到技术,一切都好说!
刘振华点点头,“好呀,我们刘家的孩子真好,能吃苦,将来是能成大事的!”
于是现在,刘家就各自开始了分工忙碌。
春兰在刘家住,给农业站上班,平日里没事了帮苏云带带刘美含。
刘桂芳和孙飞扬去了县城,在县城过得很不错。
夫妻恩爱,孙飞扬和招娣之间相处得也很好,刘桂芳在家具厂的工作也很轻松,每天八个小时,就是记录一下,统计一下。
有时候会计放假了,需要算账的时候,她也能顶上。
毕竟之前在供销社工作过,这些账对于她来说就是手拿把掐!
很快,她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的欣赏,领导想要她往上走走,好好表现一下。
可是孙飞扬不答应,说自己能挣钱,不想要刘桂芳那么累!
刘桂芳却说服了他,说自己也想看看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能不能做好这些事情。
孙飞扬这才答应。
刘桂霞也生了个儿子,孙耀华,今年也是5岁了。
周秀兰和刘振华也去了首都,帮助范小芳。
刘振华在冯天明的公司当了一个治安员,每天就是白天在门口做下巡逻,登记一下进出的人员,给他们两个把关。
周秀兰去了范小芳的百货商城,做了董事长助理。
范小芳平时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就帮着去管理一下。
作为在小地方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周秀兰对于人性,那是摸得透透的。
所以上任后,开除了两个徇私舞弊,混吃等死的部门组长,又撤了两个长期小偷小摸的职员,换上了工作努力的人。
没多久时间,商城的人都各自兢兢业业地工作,商城的生意又上了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