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上好的黑土地啊。”林蔓蔓越来越惊喜,“赵大人,这几日我也去过好多地方了,我发现安岭县的土质极佳,这等肥力,若是放在江南地界,绝对是高产良田。”
赵知县忍不住点头,“的确是,我也早发现安岭县的地很肥,可是再肥的地,也架不住天寒地冻啊,好时节太短,一年里能有四五个月适合庄稼生长就算不错了,种下去的庄稼还没等成熟,霜冻又来了,只能收些瘪壳的粮食,亩产还不到中原地区的一半,百姓辛苦一年,连糊口都难,还要被抢。”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许久,要想让百姓过得好,驱赶北狄人是一回事,首先还是要自身过硬。
只要地里产的粮食多起来了,日子何愁不好过?
所以得知嘉禾县主来了,赵知县兴奋得几晚上睡不着觉。
林蔓蔓点了点头,也赞同他的话,这就是安岭县面临的问题。
接下来两天,他们继续走访了几个村庄,查看了农户储存的寥寥无几的粮食。
多是一些耐寒但产量低的粗粮,如莜麦,荞麦和少量的黑豆。
老百姓面黄肌瘦,眼神空洞,同时对这位嘉禾县主又抱有极高的期待。
听说县主很会种粮食,可是没有粮种啊。
就这些东西,拿来做种长不好,过冬都没有粮食吃,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林蔓蔓很想安慰,但是什么也没有说。
没有做事之前说再多都是空的,等她制定好详细的计划,明年大家也就能看到希望了,什么也不用说。
回到县衙,林蔓蔓问能不能将全县的舆图和田亩册籍拿回去。
赵知县立马说道,“当然可以,我已经让人抄了一份,县主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我已经找了几个有经验的老农,县主想问什么都可以。”
接下来几天,林蔓蔓全身心投入,将自己关在房里,对着地图和数据,结合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认真研究起来。
油灯亮了一夜,星雨星月劝不了,只能在旁边陪伴着她。
第二天她的眼睛都带着血丝,但是脸上却带着一丝兴奋,有思路了,有思路就是好事。
转眼就到了年底,林蔓蔓让孟氏张罗着过年,虽然不能回家,但是气氛得有。
她则是继续谋划着来年种地的事,根本等不及过了年再说,正好赵知县带人送东西来,她便把自己的想法初步说了。
“安岭县的困境在于天时不利,而非地力不足,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天时,充分利用地利。”
她指着地图上自己做出来的标志,详细说了自己的规划。
首先作物的选择要进行很大的变动,必须选择高产作物,要适合这里的环境。
其次就是技术改良与时间争夺,抓住天时,给庄稼良好的生长环境。
再来还需要因地制宜,分区规划,不能一个大锅里搅勺,所有地方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