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皱眉,连忙上前检查一番,得出的结果与林深几乎一致。
“看来林医生确实有两把刷子。”他强忍着尴尬说道。
“其实我也没想赢你。”林深拍拍他的肩膀,“我只是想让你明白,有时候嘴硬不如手硬。”
当天晚上,林深接到了央视《健康中国》栏目的邀请,要他在节目中进行一次公开诊断演示。
节目组请来一位长期失眠、久治不愈的患者,希望林深能用中医手段当场见效。
录制现场,摄像机齐齐对准他。
主持人问道:“林医生,您打算怎么治疗这位患者的失眠问题?”
“先诊脉。”林深坐下,伸出手指搭在患者腕间,闭目凝神片刻后睁开眼,“这位女士体内气血运行紊乱,肾阴虚导致心神不宁,典型的‘阴虚火旺’型失眠。”
“那您打算怎么调理?”
“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林深从包里取出银针,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迅速扎入几个穴位,“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让身体进入放松状态。”
几分钟后,患者竟然眼皮开始打架,整个人放松了下来。
主持人惊讶不已:“这……这也太神奇了吧?”
“中医讲究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林深一边收针一边解释,“现代医学也能证明,针灸确实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
节目播出后,网络上掀起一阵关于中医科学性的讨论热潮。
不少西医专家跳出来质疑,称“这种表演式诊疗缺乏临床数据支撑”。
林深对此一笑置之,直到一封来自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交流邀请函送到他手中。
与此同时,中医协会也在筹备一场“全球中医复兴论坛”,林深作为新生代代表被列为演讲嘉宾。
论坛当天,一位来自德国的医学教授当场提出质疑:“中医理论缺乏解剖学依据,如何能被称为科学?”
林深笑了笑,拿出手机打开AR投影系统,结合玄医灵瞳的数据,将人体经络运行实时投射在空中。
“这是我们通过现代科技验证的经络可视化模型。”他指着投影中的能量流动路径,“这些线路和传统中医记载的经络高度吻合,而且能用红外线检测仪捕捉到温度变化。”
全场哗然。
那位德国教授沉默片刻,最终点头:“这是我见过最有说服力的中医展示。”
会场掌声雷动。
回到医院后,院长亲自宣布设立“中医特诊部”,由林深担任首席医师。
而张铭则坐在角落,默默喝着凉茶,嘴里嘀咕:“这小子,真是属猫的,命硬不说,运气也好得离谱。”
庆功宴那天,叶灵萱一身黑裙出席,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恭喜你,成为中医界的新晋传奇。”她举起香槟杯,“不过,我还是那个问题——你要不要续签终身合同?”
林深接过酒杯,眼神认真:“这次我换种说法——不是合同,而是承诺。”
宴会正酣,林深的手机再次震动。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他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林医生,云都又有异常能量波动出现,地点是……老城区废弃医院。”
林深眉头微皱,正准备追问更多细节,对方却已挂断。
他抬头看向叶灵萱,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来,我们的故事,还没结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