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必须的!前两天我特意翻了时尚杂志学的穿搭,在展会上咱可不能输气势!”
刘芳得意地说。
她双手叉腰,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闪烁着不服输的光芒。
她还特地去理发店做了个新发型,刘海微卷,侧分线条清晰,看起来既干练又有活力。
“咱们代表的不只是自己,还有整个团队的形象呢!”
“对啊,咱们自己做的产品,自己用起来最有底气。别人问起来也能理直气壮!”
赵燕儿笑得眼睛眯成月牙,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像春日暖阳下盛开的花朵。
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摸了摸自己脸上的护肤品,那细腻的触感让她更加坚信产品的品质。
“你看我这皮肤状态,就是最好的广告!客户一看就知道效果有多好。”
好像已经看到客户围上来抢购的样子。
她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热闹的画面:人群簇拥在展位前,争先恐后地试用新品,纷纷拿出钱包下单,还有记者举着相机拍照采访,而她们四人站在中间,笑容灿烂,接受众人的赞许。
林蔓心里也有底。
这段时间她忙前忙后,筹备这么久,就看这次能不能打出名气来了!
从选品、包装设计到宣传物料的制作,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熬夜改方案已是家常便饭。
为了争取更好的展位位置,她跑了几趟主办方办公室,软磨硬泡地协调资源;为了让产品更有辨识度,她甚至亲手画了几版陈列草图。
这一切的努力,只为了今天这一战。
到了展会现场,果然不出所料。
巨大的会展中心像一座钢铁森林矗立在城市中央,玻璃幕墙反射着清晨的阳光,熠熠生辉。
展馆大门敞开着,人流络绎不绝,广播里不断播放着参展指引和安全提示,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油墨、香水样品与人群体温交织的气息。
场地又大又敞亮,摊位密密麻麻,逛的人更是人山人海。
高挑的穹顶下,灯光通明,通道宽阔,各个展区按照字母或行业划分,标识清晰。
有的摊主已经在大声吆喝推销,有的则安静地整理货架,等待顾客上门。
音响里放着轻快的背景音乐,夹杂着讨价还价声、朋友间的谈笑声和孩子的嬉闹声,整个空间充满了生机与喧嚣。
这几年个体经营火得很,来参展的商户里,一大半都是以前被说成“搞资本主义”的个体户。
如今政策宽松,鼓励民营经济,这些人纷纷抓住机会,注册公司、租厂房、请工人,把小作坊做成了品牌店。
他们带来的商品五花八门——手工布鞋、定制皮包、土法酿造的果酒、非遗传承的手工艺品……
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听说这是他们省第五次办这种贸易展了。
展会自五年前首次举办以来,规模逐年扩大,影响力日益提升,已经成为区域内最具号召力的商业盛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