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衍星迹 > 第二百四十章 无双金坞(一)

第二百四十章 无双金坞(一)(1 / 2)

无双金坞里又住下一个新的村民,名字叫“粥水”。

大长老给他在村西最靠近田的地方划了块地,并让周围的村民们提供了一些麻衣、器具,让他自己慢慢搭屋子。适应的这段时间,他都住在隔壁的“八一”家。

此时的赵水已经全然没了过去的记忆,好在,人还是那个人,会干活,会写字,也会疑惑地打量周围的一切,好奇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在这村子里来回走了近十遍,无一人认识他,也无人对他的过往感到好奇,只是偶尔碰到几个面熟的,笑呵呵问他需要帮忙干些什么、还给他米粥喝。

这里的人淳朴而真诚,让赵水稍觉心安。

“明日等泥浆再干一干,就能搭顶了。”邻居八一拍了拍手上的干草,顺着梯子爬下来,乐呵地说道。

赵水看着眼前这个用草和泥浆糊成的屋子,心中说不上什么喜悦。他捡起石墩上的水壶递过去,说道:“歇息吧,剩下的我自己弄就行。”

“没事,我看你对建屋子也不是很在行,屋顶若做不好会漏雨的,我有经验,我来帮你弄。”

“多谢你,八一兄。”

八一的动作停滞一下,满脸不可置信地看向赵水,说道:“你刚才的话,我好像以前听过。”

“多谢你?”

“不是。”

“那是,八一兄?”

“对……对对。”他直点着手指走上前,应道。

赵水看着他的反应,落眸微思,问道:“你说,你也失忆了,这村子里也无人认识你吗?”

八一摇摇头,往旁一屁股坐在石墩上,提拎着裤腿卷起,一边给自己扇风一边说道:“不认识。不过这里的人都可好了,我的屋子是他们帮忙建的,这些苗籽还有外头那块田,都是他们给的。”

“那你的名字呢,是自己取的?”

“那不是。当时长老问我,我想不出什么,以前定是读书少。长老说我是村里的第六百八十一个人,就叫我‘六八一’了。你是第六百八十二个哈哈。”

赵水同他一起坐着,手指摸了摸下巴。

身旁这个人相较于村中其他人,有种莫名的熟悉感让他觉得可以信任。如今他二人先后掉落此地,说不准是什么缘故让他们一同失忆的。

“你没有试过让自己想起来的办法吗?”赵水问道。

八一立即摆手,说道:“管他呢。一开始是想过,但这里有吃有穿的,闲着没事儿跟人玩玩牌、打打猎,自在得很。既然想不起来,就不想了呗,以前的事儿也不一定是好事儿。”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怅然,又很快消失。

“那你也未曾出过村,去外面看看?或许有认识的人在找我们。”赵水又问道。

“这你就别想了。我听人说了,外面都是山。走出去的,要么留在外头的山里,要么绕了一圈还是回到这儿,别说外头没有认识咱们的,外面根本就没有人。”

“什么?”

赵水有些诧异。这个世间该是这样子的吗?那谁都不认识的他们是从哪儿来,又本该去做什么?

八一却没想注意他想那么多,咧嘴笑道:“诶,说起来,明日我们去山上打猎吧。这几日你是不都没开过荤。”

见赵水面露犹疑,他凑上前,拍了下他的背,略带神秘地说道:“打猎有意思,明日一早咱们就上山,顺便找些结实的木头当屋梁。我带你去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金坞’。”

没给赵水婉拒的机会,他起身拍了拍屁股走了。麻衣散出一片灰尘,让赵水不得不眯眼闭嘴。

第二日。

天刚蒙蒙亮,无双金坞还浸在晨雾中,便听一声鸡鸣划破宁静,将睡梦中的人们陆续叫起。很快,晨雾渐散,屋顶升起淡青炊烟,慢悠悠飘向空中,柴火焦香混着泥土气息,满是烟火气。

赵水跟着八一在村里的碎石小道上走过,早起出来扫院的、晒衣服的、扛着锄头去耕种的,在他们路过时都满脸笑容地打招呼,还有人拿来两个烫手的蒸地瓜,直往他们怀里塞。

“我们上山打猎去。”八一笑呵呵地跟村民打招呼道。

“也不叫我们,记得分口肉啊。”

“看今天雾多,你们小心些,打不着早点回来。”

“好嘞婶儿!”

在你一句我一句的招呼声中,赵水浅浅勾起嘴角——这祥和平实的氛围、乡里乡亲的问候,让他心里生出一种熟悉的安定感,他想,自己曾经定然也是在这样的地方长大的。

山中的晨雾还没完全散尽,八一扛着兽夹在前面引路,草叶上的露珠沾湿了裤脚。

“阿水兄。”他回头喊道,“跟紧点,到前面的山坳里,野物就多了。”

赵水应了声,脚步轻快地跟上。

两人钻过一片密匝匝的灌木丛,八一突然停住脚步,转头向他笑起。

“看那边。”他说道。

赵水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透过树林的枝叶望向远处,对面山间的最后一层薄雾褪去,太阳的光从云层中探出,恰好照在前方的山体上,让他呼吸猛地一滞——

那座大山的山体上,竟铺开一片耀眼的金黄,阳光洒在上面,金光闪闪晃得人眼睛生疼。

赵水眯了下眼,再次仰望,只见那金色的石面凹凸不平,隐约可以看到几个人影攀在上面。

“那是山吗?”

“金山,纯的!”八一竖起大拇指道,“惊呆了吧?我刚开始看到的时候也震住了,才知道为啥咱村叫‘无双金坞’。长老跟我讲,若是喜欢,直接去那儿取。不过大小够用就行,山体陡峭,以前有人想拿一大块,结果滚下山摔死了。阿水兄,你也要小心些。”

难怪这些天在村里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台、案头都摆着金碗、金簪,却从没见人为此红脸——原来金坞竟守着这样一座金山。

尽管失去记忆,在赵水的认知里,依然意识到有座“金山”绝不是件寻常之事。

“别愣着了,前头好像飞过一只山鸡。走。”八一轻声道,拍了拍他的肩膀后,从腰间掏出弹弓猫着腰往山林深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