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要南下,我眉头一皱,看来多尔衮是想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我早就觉得多尔衮那么聪明的人肯定能看出南明的发展越来越是个威胁,再说他身边还有那么多的汉奸卖国贼给出谋划策,南下是迟早的事,“多尔衮的身体似乎很不好”我想到刚才看见的多尔衮,总是不能把雄才大略这四个字用到他身上,看来一个人的才能跟相貌的关系不大。
“皇上说的是,摄政王的身体确实不好,听说前几天还吐血了,想来是劳累所致。”胡茂桢几年来一直在满清内部卧底,因此称呼什么的在弘光帝面前还改不过来。
我心想这个多尔衮越早死越好,“我想快些回到南面去,你给我安排一下。”有了胡茂桢的安排,我想要脱离满清的辖地就容易多了。
胡茂桢一个劲的点头,“皇上,我正想跟您说呢您这一失踪,真把朝廷吓的不轻啊阴总舵主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发布密令,要全国的天地会成员寻找您的下落,我现在无法用信鸽传递出信息,否则真想把皇上在这里的消息告诉阴总舵主,皇上有件事”
我见胡茂桢说到这有些吞吞吐吐,“有什么事你我君臣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胡茂桢的眼眉有些蹦,“南京出了点事,皇上失踪,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哪位皇子继承大统,朝廷上下争议的很厉害,我很奇怪皇上失踪的消息为什么会传出去,而且都是皇上比较亲信的大臣和各地的巡抚才知道,连在河南的桂王都不知道您失踪了,这很不正常。”
我皱着眉,“这么说施琅很快就回南京了”我离开汉城的时候还让杨可观去海上找施琅呢这么说杨可观没找到施琅,那么李淏肯定也够戗了。
“施琅确实很快就回南京向王铎等大人通报了皇上失踪的消息,可他命令海军继续在海上搜索,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因为胡茂桢有天地会这个渠道,所以对南京方面发生的事情知道的比较详细。
我听施琅的海军还在海上,松了一口气,“不知道他们商量出什么没有我也想知道我不在的情况下,会是谁继承大统。”
胡茂桢的脸色有些难看,“应该是二皇子吧皇上是知道的,淑妃娘娘和高狄将军的关系,二皇子有高狄高元照等人的支持,自然会占上风;但四皇子也只略差一筹,得到了包括钱肃乐,王得仁,张煌言等各地巡抚在内文臣的支持,但由于王铎一直没表态,所以事情始终悬在那,现在皇上平安,实在是太好了。”
我听了胡茂桢的话,大概想了想也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是亲三分向,高狄和我是连襟,他自然会向着他的外甥,而作为兵权在握的大将军,他的分量极重,况且还有和高狄关系密切的其他军方将领,选择炯儿继承大统也是情理之中的结果;而钱肃乐王得仁等巡抚几年来都在南方为官,和江南湖广各地的所谓名士自然交厚,那张煌言本身就是江浙才子,所以支持老四的人,本着的肯定是乡党态度,再说庄家在江南的势力也不小,我可是亲眼看到了为庄老太太祝寿的场面,所以得到地方官的支持一点不奇怪,而老大,老三和老五,他们的老娘都是没有根基的人,也没有娘家人,自然就没什么实力角逐皇位了。我想着想着有些惊讶,我竟然完全站在了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成了一个看客。
第十集 第二一一章 围猎误伤多尔衮
“将军,我赵达只要还有一口气在,这辈子就是将军的奴才,为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赵达一脸崇敬的看着弘光帝,虽然座下的马飞快的奔驰着,但他的眼神却依然无比坚定。
我咽了几口唾沫,回想起早上的那一幕还心有余悸,我只能说我不是有意的,如果说是天意,那我一点都不会反对,也许是他的寿命到了吧
弘光帝和赵达送完礼后也没等到多尔衮的再次召见,不过第二天一早他们俩就被邀请一同参加围猎,显而易见是多尔衮发话,否则他们俩根本不够资格参加皇家围猎。
我正好借这个机会跟胡茂桢商量一下逃走的事情,胡茂桢说他已经都安排好了,多尔衮最近在河北调兵遣将,我和那些朝鲜兵可以化妆成满清的骑兵,反正脑袋上扣个帽子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来,当然孝明翁主等人就无法被带走了。
既然来到了围猎的场所,加上胡茂桢帮助准备的衣服等物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准备好,因此我和赵达便装模作样也跟着策马扬鞭,混在围猎的队伍中等待离开的那一刻。
我现在的身份根本就不配走在最前面,看见离我百多米远的第一集团,里面有多尔衮和阿济格等满清王公大臣,而我所在的第二集团都是一些低阶武官,其中就有汉奸王之纲等人。
有时候一个人的情绪会被环境所左右,当我置身其中的时候,那种杀伐之气让我禁不住的热血沸腾,尤其是围场外面驱赶动物的号角声和擂鼓声,让我的手不由自主的掏出了分配的弓箭。
按照满族的围猎传统,每有人猎到战利品都会通报一下,前面不时传出多尔衮射杀了一头狍子,吴三桂宰了一只兔子等等。我手中的弓箭在听到头顶的鸟鸣叫时就朝天举了起来。
“嗖”羽箭离弦而去,可能是我的箭术太差,箭还没等到鸟的身边时,鸟已经飞走了,我随即又张弓搭箭,眼睛注视着飞鸟,射中移动的物体连后世的枪支都不易办到,我现在真的是当成了一个游戏,可当羽箭离弦后我就傻在那了,因为飞鸟飞到了第一集团的那一边,而我的箭也射到了第一集团中。
多尔衮的身体在入关后就一直不大好,军政大权一把抓让他劳心劳力,虽然有洪承畴那样的能臣在帮他,可他仍然不放大权,更多的权力仍在他的手中,玉玺都被他时常带回王府就可见一斑。
今天的多尔衮非常高兴,关于举兵南下的事宜终于敲定,也不能怪他选在这个时候发兵南下,一切都是妥协的结果,如果他可以选择的话,早在几年前就挥旗渡过黄河了,绝对不会让南明像现在这样一天天恢复实力。
当多尔衮射杀第一只猎物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今天特别顺手,每箭必中,短短的半个时辰已经猎到了十多只猎物,当然他也知道旁人不敢抢他的风头,现在放眼朝廷上下,哪个不是看他的脸色行事,就连皇帝福临都得对他必恭必敬,他叱责福临就跟骂一条狗一样,有时候多尔衮不禁想,当初选择福临继承大统是顾全大局妥协的结果,现在大局稳定是不是该撤换一下了呢可想着这些就不能不想到孝庄太后,多尔衮的脑袋有些痛。
多尔衮正想着这些的时候感觉到身下的马匹颤抖了一下,随即就开始发狂的奔跑,来不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