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无力(1 / 2)

穆萱问过闫艳华了,今年幼儿园正月十六开学。

越是临近那个日子,她变得愈加焦虑。

她不是没辞过职,但是只有这次,即便一早就做好了要离开的准备,但是只要一想到中二班那几个孩子,担忧、难过、郁闷、不舍……各种情绪纷至沓来。

张磊不理解她这些情绪。

对于张磊来说,那只是一份工作。

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工作不是好工作。

尤其是在缺钱的时候,就不要谈理想和情感了。

幼儿园的工作并不是穆萱的理想,她也没有做好要为那份工作奋斗终生的计划。

只是,在幼儿园工作过的人,会跟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的孩子建立一种不舍的感情羁绊。

穆萱说不清楚那是一种怎样的羁绊。

只是,她很不舍。

她也不指望张磊理解她的感受。

没有体会过的人就是不会明了。

她的心情只有同为那些孩子付出过的人才能体会,即便是平时关系不太好的同事,只要聊起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的孩子,很多情绪大家都能心照不宣。

正月十六,穆萱没有让张磊送她。

张磊说:“我开车比较快,让爸抱着幽幽就行。”

穆萱回:“还是我自己去吧,也不知道辞职要多久,你在家做饭吧,我应该能赶得及回来吃午饭。”

张磊吐槽:“自己坐车一来一回起码要四个小时。”

穆萱还是坚持自己一个人去。

父母那个年代,要不是经历下岗浪潮,很多人都是一份工作干到底。

所以她能理解李芙晓的想法,为何会那么在意农行那份工作。

稳定是李芙晓的着重点。

只是她跟李芙晓解释不清,派遣员工跟农行职员有本质的区别。

她也很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只是每一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戛然而止。

幼儿园这份工作,本就不是冲着高薪而去,治愈了她的情绪低谷期。她需要收拾自己的情绪,完成自己对它的告别。

这场告别,只能是她自己。

到幼儿园的时候,保安大姐看到她特别激动地打招呼:“穆老师你来啦!”

已经很久没有人这么称呼她了。

穆萱看着操场上自由活动的孩子们问:“好像来得挺少?”

他们这所幼儿园属于特殊学校,送到这里来的学生大部分都要在学校待一整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被接回家。

所以,即便通知是正月十六开学,有些家庭也不会立马把孩子送过来。

学生陆陆续续回来,几乎要到正月底才会全部到齐。

学校包括穆萱在内的很多老师,都希望学生被送回来的时间晚一些。

时间长短不能代表所有,但是起码能证明一点,他们的家人愿意他们在家里留的时间久一些。

无论学校的老师多有爱心,学校的条件绝对不会比家里好。

老师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多一些,再多一些。

保安大姐摇了摇头:“还有很多在教室里,这里有几个过年都没回去,还有好几个大年初五就送回来了,家里人说受不了。对了,你们班的蔡京京这次就回来得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