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周有珍和张华打电话,张磊很少在家里打,总是趁着外出的时间打。
即便是在家里接到电话,或者需要他打过去,他也都是到书房关上门再打,主打一个能有多隐蔽,就有多隐蔽。
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养成的这种习惯。
只是潜意识里,很害怕被穆萱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
因为连他自己都知道,有些话被听到,只怕会引起更多的纷争。
电话打过去是张华接的。
一声很戒备的“喂?”
穆萱曾说张磊很不喜欢给家里打电话,其实若是每次都是愉悦的沟通,谁又会不喜欢聊天呢?
张华的声音,给张磊一种感觉,他们很怕接到他打过去的电话。
久了就懂了,张华他们不仅是害怕接到他打过去的电话,亲戚们经常说打过去也没人接。
他们两个固守着自己的小圈子。
或许很多人会说,那很好啊,老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过得舒服惬意就好了。
但是作为他们的子女,并不这么认为。
张磊记得穆萱和他吵架时,说过一个词——“孝心外包”。
他觉得,周有珍和张华是把“社交外包”。
人是群居动物,有些社交不可避免。
比如说亲戚。
周有珍和张华不愿意维护亲戚之间的关系,那就得张磊顶上。
最简单的例子,过年过节时,雾都家庭通常都是别人来家里送的节礼,转头去下一家的时候带过去,循环使用。
这是一个相沿成习的过程,每家每户都是那么做的。
但是张磊每次去别人家都得买新的。
因为周有珍不让他拿家里的。
只要一拿,周有珍就会说这是谁谁谁给我的,我要吃;那是谁谁谁给我的,我要喝。
经济宽裕的时候都好说,但是总有手头紧的时候。
挨家挨户送礼,加上给压岁钱,张磊过节时的花销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他特羡慕自家那几个堂兄弟,表兄弟。
他们完全不用操心这些,因为家长就把这些人情往来全都揽下了。
“有事吗?”张华问。
他的声音打断了张磊的遐思。
张磊说:“我有件事想跟你和妈商量一下。”
他把和穆萱在家里商量的,一股脑儿地告诉给了张华。
“就是这个事情,现在我们实在没办法了,需要你们来帮忙接送一下幽幽。”
接着便是长久的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张磊对着电话喊:“爸?”
张华说:“这个我得问问你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