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家人(2 / 2)

“哦?”赵洵的兴致似乎被勾了起来,“谢夫人倒是豁达。只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如今朝局未稳,人心思定,朕不希望因为一些无稽之谈,影响了国师的声誉,动摇了社稷的根基啊。”

这话,说得便重了。

他没有直接质疑慕卿浔,却句句不离“社稷根基”,将个人的流言蜚语,与国家安危捆绑在了一起。

这比德夫人的手段,高明了何止百倍。

谢绪凌放下手中的玉箸,声音平静无波:“陛下多虑了。臣治家不严,致使内宅之事惊扰圣听,是臣之过。至于流言,不过是柳党余孽的垂死挣扎,妄图借内帷之事,行构陷之实,动摇朝堂。陛下只需给臣一些时日,臣定会将这些藏在阴沟里的老鼠,一只一只揪出来,还朝堂一个清明。”

他将“家事”与“国事”清晰地切割开,又将矛头引向了柳党,直接揽下了所有责任。

赵洵脸上的笑意不变:“国师有此信心,朕自然是放心的。只是……”

他话锋一转,看向慕卿浔:“朕很好奇,谢夫人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些流言的?譬如那‘祸水’之说。”

他这是非要慕卿浔给出一个说法。

慕卿浔站起身,对着赵洵福了一福。

“回陛下,臣妇以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她的话,让赵洵的动作一停。

“何解?”

“水之本身,无谓祸福。”慕卿浔的声音清晰而沉稳,“用之于民,可灌溉万顷良田,是为福泽;疏治不当,可决堤千里,是为祸患。关键不在于水,而在于掌管这水的人,如何用它。”

她抬起头,直视着帝王。

“臣妇的命格,便如这水。若陛下与国师大人用之得当,臣妇愿化作甘霖雨露,助我大晏国运昌隆。若有人心怀不轨,欲引水倒灌,颠覆朝局,那臣妇不介意化作滔天洪水,将那些魑魅魍魉,一并卷走,洗个干净。”

这番话,掷地有声。

她没有辩解自己是不是“祸水”,而是直接定义了“祸水”的用法。

主动权,再一次回到了她的手中。

御书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赵洵脸上的笑容,终于维持不住,一丝裂痕出现在他温和的面具上。他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有如此胆魄,敢当着他的面,说出这番近乎威胁的话。

许久,他才缓缓吐出两个字:“很好。”

他端起酒壶,这一次,是为慕卿浔斟酒。

“谢夫人快人快语,有胆有识,不愧是国师选中的人。”赵洵将酒杯推到她面前,“朕就借谢夫人吉言,愿这‘水’,能为我大晏带来福泽。”

他嘴上说着赞赏,但那动作之间,却透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帝王威压。

这杯酒,慕卿浔必须喝。

喝了,便是君臣一诺。从此她的“天命”,便与这大晏的国运,彻底绑在了一起。

慕卿浔端起酒杯,正欲饮下。

谢绪凌却伸出手,按住了她的手腕。

他拿起她面前的酒杯,在赵洵与慕卿浔错愕的注视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然后,他将空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内子不善饮酒,这杯酒,臣替她喝了。”谢绪凌抬起头,直面龙椅上的赵洵,“陛下,臣妇之福祸,即臣之福祸。她的承诺,便是臣的承诺。无论她是甘霖还是洪水,谢某,一并担之。”

他没有给任何人转圜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