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不敢(2 / 2)

陈无躬身:“奴婢在。”

“让皇城司去查。”赵洵的语调变得冰冷,“不是刑部,也不是大理寺,就要皇城司去查。告诉骆奔,朕不要那些写在纸上的卷宗供词,那东西要多少有多少。朕要活生生的人证,要王崇的家奴,要安乐侯府上那个惹是生非的侄孙,朕要他们亲口说的话。”

皇城司,是皇帝的爪牙,是悬在所有朝臣头顶的一把利剑。他们不归三法司管辖,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动用皇城司,意味着这件事,已经不再是一桩简单的弹劾案。

“朕还要知道,”赵洵补充道,“王崇这些年,收了谁的钱,办了谁的事,提拔了哪些人,又打压了哪些人。他那张网,牵着多少根线,每一根线的那一头,又连着谁。都给朕一根一根地捋清楚。”

陈无的心脏猛地一缩。

皇帝这哪里是要查王崇,这分明是要借着王崇这根藤,去摸后面那些瓜。

“查得出来,坐实了王崇的罪名,”赵洵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奇异的,混杂着兴奋与冷酷的神情,“那就是谢绪凌为国除害,是朕慧眼识人,君臣相得。满朝文武,谁敢再说护国府的不是?”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森然的寒意从话语里滲透出来。

“可若是查不出来,或者,查出来的东西,与奏疏上这些‘字字见血’的罪名对不上……”

他没有说下去,但陈无已经懂了。

查不出来,便是谢绪凌恃宠而骄,诬告朝廷命官,意图搅乱朝局。到时候,皇帝就占尽了道理,可以名正言顺地敲打甚至削弱护国府的权势。

这一手,无论结果如何,皇帝都稳操胜券。

赢了,收获一个忠心耿耿、为民除害的护国公,彰显自己的圣明。

输了,也能借机敲山震虎,让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们知道,谁才是这大庆朝真正的主人。

“好一个‘一石二鸟’。”赵洵自言自语,似乎对自己这个计策颇为满意,“谢绪凌想搅动京城这潭死水,朕就偏要看看,他这条过江龙,到底能搅出多少鱼来。又或者…他们都不过是朕网里的鱼。”

他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算计,再无半分温度。

他将那份奏疏拿起来,走到一旁的铜鹤烛台边。

橘黄色的烛火,映着他年轻而威严的脸。

他松开手,那张承载着谢绪凌雷霆之怒的奏疏,轻飘飘地落向了跳动的火焰。

纸张的一角先是焦黄,然后迅速蜷曲,被火焰吞噬。墨迹写就的杀伐之气,在烈焰中化作一缕青烟,最终消散于无形。

“去吧。”赵洵看着那团火光,头也不回地吩咐道,“天亮之前,朕要看到皇城司的人,出现在安乐侯府和吏部侍郎府的门前。”

“遵旨。”

陈无叩首,然后悄无声息地起身,倒退着走出了御书房。

厚重的殿门重新合上,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书房内,只剩下皇帝一人。还有那铜鹤口中,即将燃尽的红烛,以及空气里,尚未散尽的纸张焦糊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