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横练诸天:开局硬刚九阴白骨爪 > 第141章 细雨入衡阳,回雁楼中风波起

第141章 细雨入衡阳,回雁楼中风波起(2 / 2)

“明白了吗”陆大有专注地调整著她的姿势,全然未觉怀中少女的异样。

岳灵珊只觉得脸颊发烫,耳根都烧了起来,心跳快得像是要蹦出胸口。

她慌忙点头,声音细若蚊吶:“明、明白了..:”手中的剑几乎要握不稳。

夕阳的余暉映在她通红的脸颊上,更添几分娇艷。

这一路行来,倒也太平。马蹄踏过官道,溅起细碎的尘土;车轮碾过石桥,惊飞几只水鸟。

偶有山雨忽至,二人便寻个茶棚暂歇,听老农閒话今年春茶的长势;或是晴日当空,就在溪边掬一捧清泉解渴,看游鱼在卵石间穿梭。

陆大有倚在马背上打盹,青布衣诀隨风轻晃。岳灵珊时而哼几句曲,时而摘几朵野別在鬢边。

这般閒散行程,倒像是寻常富家子弟出游,半点看不出江湖人的匆忙。

驛道两旁的稻田渐渐染上金黄。某日清晨,远处衡阳城的轮廓终於在晨靄中若隱若现。

守城兵丁打著哈欠查验路引时,街边酒肆正好飘出新酿的米酒香一一原来不知不觉间,他们已踏进了衡阳地界。

马蹄踏过青石长街,溅起细碎的水。陆大有勒住韁绳,望著眼前烟雨朦朧的衡阳城,但见蒸水河上薄雾浮动,几艘乌篷船正缓缓驶过,檐声乃,搅碎一河倒影。

“这衡阳城倒是比福州更显古意。”岳灵珊掀开斗篷兜帽,露出被雨水打湿的鬢角。她仰头望著街道两侧朱漆斑驳的楼阁,檐角铜铃在风中轻响,与远处传来的叫卖声混在一处。

陆大有翻身下马,青布靴踏在湿漉漉的石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他伸手扶岳灵珊下马时,恰好看见河畔茶肆里几个脚夫正捧著粗瓷碗喝薑茶,白汽从碗中升起,又被晨风吹散。

“先去回雁楼。”陆大有接过韁绳,“听说那里的石鼓醉”是衡阳一绝。”

转过两条长街,回雁楼的朱漆木阁在晨光中格外醒目。十八盏琉璃风灯虽未点亮,却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岳灵珊驻足细看匾额,“回雁楼”三个鎏金大字被岁月洗出斑驳,两旁楹联“座迎瀟湘千里月,樽开衡岳万重云”的墨色却依旧深沉。

刚踏入楼內,醇厚的酒香便扑面而来。陆大有目光扫过一楼厅堂,七张梨木八仙桌错落有致,桌沿“渔樵耕读“的雕纹在光线中泛著温润光泽。

跑堂的肩搭白巾,提著长嘴锡壶在桌间穿梭,一道琥珀色的酒线凌空划过,稳稳落入三丈外的青瓷杯中。

“二位客官楼上请一一”跑堂的甩著白巾引路,“这会儿正清静,三楼临窗的观澜阁还空著这回雁楼乃是个回字形建筑,正中天井透下天光。登上二楼时,湘妃竹帘半卷,漏进的阳光將琴台照得通明。

一位素衣歌妓正在调弄琵琶,指尖轻拨,《瀟湘水云》的曲调便从雕窗根间流淌而出。

二楼此刻零星的坐著几座客人,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个饮酒的大和尚,这和尚身形又高又胖,

脖颈上掛著一串拳头大的紫檀佛珠。

另外一边坐著两人同样引起了他的注意,看起来像是一对爷孙,老者一身玄色劲装,斗笠压得极低,只露出枯松般的白须。那女童也就十三四的年纪,身穿淡黄色的衣衫,皮肤雪白,一整脸蛋清秀可爱。

“看来,来的正是时候”陆大有不动神色的看著这几人,没有声张,跟著跑堂的来到三楼。

这三楼果然通透亮,四壁字画在斜照中格外清晰,正中《雁阵惊寒图》上的墨色雁羽根根分明。

陆大有推开西窗,但见湘江水面泛著碎金般的光斑,几艘渔船正在撒网,银鳞般的渔网在空中绽开,又缓缓沉入水中。

岳灵珊倚著窗框,忽见江面一艘画舫缓缓驶过。舫上歌女正唱著《采菱曲》,吴儂软语隨风飘来,与楼下古箏声奇妙地交融。轻声道:“这一路倒是平静,不知师父他们到了何处。”

陆大有正要答话,忽听得楼下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回头朝楼下望去,却见一个脸色蜡黄的汉子,拽著一个尼姑走进了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