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就有了动静。
最先醒来的是叶邵凯,他几乎是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连鞋都来不及穿好,光着脚丫子就跑到了院子里的水盆边。
他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在上面的湿布,凑过去看。
冰了一夜,搪瓷杯的杯壁上凝结了一层白霜,里面的绿豆汤已经冻得结结实实。
他伸手摸了摸,冰得指尖一缩,脸上却乐开了花。
“冻上了!冻上了!”他压低了声音欢呼,生怕吵醒了别人,那份喜悦却怎么也藏不住。
他的动静还是吵醒了招娣和团子。两个孩子揉着眼睛走出来,看到那盆成功的“作品”,都围了上来,脸上是同款的兴奋与好奇。
沈秀兰走出屋子,看到的就是这副景象。三个孩子像三只小麻雀,叽叽喳喳地围着水盆,讨论着哪一根最好看,哪一根冻得最结实。
“先洗脸刷牙,吃完早饭,咱们再尝。”沈秀兰笑着说。
早饭是简单的白粥配咸菜,但孩子们吃得格外香。
饭后,沈秀秀兰拿出一根冰棒,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第一份成果。
她没有偏袒谁,而是把冰棒放在一个小碗里,用勺子分成了三份。
叶邵凯第一个尝,冰凉香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他舒服得眯起了眼。
招娣小口小口地抿着,绿豆的沙糯和白糖的清甜让她的小脸蛋上漾开满足的笑意。
团子吃得最快,嘴边沾了一圈绿色的汤汁,还意犹未尽地舔着勺子。
吃过“样品”,生意就要正式开张了。叶邵凯最有劲头,他搬来一张小方桌,放在胡同口一棵大槐树的树荫下。
招娣负责把冰棒小心地从搪瓷杯里取出来,整齐地码放在一个铺了干净湿布的木盆里。
团子则抱着自己的小板凳,在旁边坐着,俨然一个小监工。
“卖冰棒咯!又甜又解暑的绿豆冰棒!三分钱一根!”
叶邵凯学着街上小贩的腔调,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他起初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当第一个邻居大妈笑着买走一根后,他的胆子就大了起来,吆喝声也越发响亮。
沈秀兰没有跟着去,只是站在院门口,远远地看着。
她知道,这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历练。
夏日的胡同里人来人往,很快,这个简陋的小摊子就吸引了不少注意。
孩子们卖力,冰棒用料实在,生意竟出乎意料的好。
叶邵凯负责收钱找钱,招娣负责递冰棒,兄妹俩配合得有模有样。
临近中午,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缓缓地从胡同口驶过,在不远处停了下来。
车窗降下,露出李文博那张挂着一丝探究笑容的脸。
他的目光没有看沈秀兰,而是径直落在了树荫下那个热闹的小摊上。
他看着叶邵凯有模有样地跟人算账,看着招娣低头认真地包冰棒,眉头微微挑了一下。
他下了车,没有立刻走过去,而是靠在车门上,掏出一根烟点燃,慢悠悠地抽着。
他的出现,让胡同口原本轻松的气氛添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滞。
沈秀兰的目光也冷了下来。她抚平了衣角,转身回屋端了一大碗凉白开,不紧不慢地走了过去。
“小凯,招娣,歇一会儿,喝口水。”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孩子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