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
“他很安全。”周主任打断了她,“我们为他提供了最好的医疗条件。现在比你在507所看到的,只高不低。
当然,他现在也住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
和你这里一样安全。
他没说出口的后半句话,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我说过,需要你的专业能力。”周主任侧过身,露出身后。
一个穿着同样白大褂的男人,推着一辆盖着白布的小推车,走了进来。
“打开它。”周主任对那个男人说。
白布被掀开。
推车的上层,放着一个托盘。托盘里,静静地躺着两枚小小的青铜铃铛。
正是瘸腿李藏起来的那一对。
庄若薇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你们搜了废品站?”
“准确地说,是在你上车之后,我们对整个废品站进行了彻底的清查。包括那个食堂后面的垃圾桶。”周主任回答。
“瘸腿李呢?”
“李建国同志,他很配合我们的工作。现在,他也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息。”周主任走到推车前,戴上一副白手套,拿起其中一枚铃铛。
“我们对它做了初步的分析。”他将铃铛托在掌心,
“材质很特殊,不是地球上任何一种已知的青铜合金配比。我们称之为‘玄铜’。它内部的结构,能对某种特定的高频声波产生共鸣。”
他看向庄若薇。
“前天晚上,废品站的午夜访客,也是冲着它来的。我们的人抓住了他,但他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个拿钱办事的雇佣兵。唯一的线索,就是他身上带着这个。”
周主任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一枚造型奇特的金属徽章,像一只抽象的眼睛。
“所以,你们就把我带到这里,让我研究这个铃铛?”庄若薇问。
“不只是研究。”周主任将铃铛放回托盘,“是修复。”
“修复?”庄若薇皱起眉,“它没有损坏。”
“它损坏了。”周主任伸出手指,点在其中一枚铃铛的底部,那个旋涡状的符号上。
“这个符号,我们称之为‘渊’之印记。根据我们的情报,完整的‘引路铃’,两枚铃铛上都应该有这个印记。但是你手上的这一对,只有一枚有。”
他抬起头。
“另一枚铃铛上的印记,被人为地抹去了。用一种非常高明的手法,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如果不是我们的高精度仪器,根本检测不出来。”
“你们想让我把那个印记,重新刻上去?”
“是的。”
“我做不到。”庄若薇立刻回答,“我不知道那个印记的完整形态,更不知道雕刻它的手法。任何一丝一毫的差错,都可能毁掉它。”
“你知道。”周主任笃定地说。
他走到房间的书桌前,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本书。
一本没有封皮的,用线装订的古籍。
正是那本《金石录》。
“我们请专家研究过这本书。”周主任将书翻到某一页,平摊在桌面上,“这里面,记录了大量关于青铜器的手稿。其中有一页,用米汤水写了夹层暗语。”
那一页上,画着一尊三足鼎的拓片。
“只要用微火烘烤,或者涂抹碘酒,隐藏的字迹就会显现。”周主任解释道,“我们试过了。”
他看着庄若薇。
“上面画着一个符号,一个完整的‘渊’之印记。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注解。”
“注解写了什么?”
“‘活器谱,藏锋,起笔为瞳,落笔为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