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后。
507所地下基地,三层。
庄若薇被带进一间编号为“734”的修复室。
厚重的合金门在她身后关上,发出沉闷的“哐当”声。
房间足有百平米,墙壁泛着冷光,敲上去是死寂的实心。
里面摆满了精密设备:显微镜、频谱分析仪,以及一整面墙、码放得一丝不苟的工具。
“这里原是技术部的核心实验室。”钱向东介绍,语气平板,“从现在起,是你的了。”
庄若薇没理会这些,径直走到工具墙前。她拿起一把錾金锤,指腹摩挲过锤头,又换了把极细的剔针。
手感极佳,都是顶级的德制工具。
“我要看档案。”她放下工具。
“准备好了。”钱向东指向角落的保险柜,“密码是你爷爷的生日。”
庄若薇走过去,输入“19121115”。
咔哒。
柜门打开,里面整齐码放着十几个没有封口的牛皮纸袋。
她抽出最上面的一个——“庄怀山个人档案”。
灰尘极少,显然是刚调出来的。
“这些是全部?”
“你能看的全部。”钱向东说,“更高密级的,我还在申请。”
“跟踪李建国的人呢?”庄若薇合上柜门,“带过来。”
五分钟后,楼上会议室。
一个穿中山装、三十岁上下的男人坐在对面,眼神警惕。
“王科长,负责外围安全。”钱向东介绍。
王科长欠了欠身:“庄顾问。”
“李建国在哪?”庄若薇开门见山。
“已送回住处,很安全。”
“‘安全’的标准是什么?”
王科长顿了顿:“二十四小时保护。我们的人在暗处,不接触,不干扰。”
“说实话。”庄若薇盯着他。
王科长避开目光,看向钱向东。
“就是监视。”钱向东替他说了,“李建国知道太多,在确认他没有泄密风险前,他不能脱离控制。”
“如果他‘有风险’呢?”
“隔离审查。”
空气瞬间冷了下来。
这就是“释放”。给条稍长的链子,栓在眼皮底下。
“我有个要求。”庄若薇的声音不带温度,“对他采取任何行动前,必须先通知我。”
王科长面露难色。
“可以。”钱向东答应了,“前提是,你必须确保‘井’的稳定。”
“成交。”
回到734修复室。
“你打算从哪开始?”钱向东问。
庄若薇再次打开保险柜,拿出爷爷的档案袋。
“先看看,你们把我爷爷写成了什么样。”
钱向东点点头,走到门口时,他停住脚步:“小刘那帮人,技术过硬,但心气也高。你在这里,他们未必服气。”
“他们服不服,不重要。”庄若薇头也不抬。
门锁合上。庄若薇立刻反锁,回到工作台前,将档案袋里的文件尽数倒出。
第一份,《庄怀山同志履历表》。
出生、籍贯、师承……一切正常。
直到工作经历一栏:19521958年,华北文物修复厂,八级工。
庄若薇的指尖停住了。
不对。爷爷亲口说过,那几年他在关外,为了一张失传的“点翠”秘方,给人当下手整整三年。
档案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