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说好开发消消乐,第三帝国什么鬼 > 第214章 【被民国各地震撼的蓝星人】(4.2k)

第214章 【被民国各地震撼的蓝星人】(4.2k)(1 / 2)

随着玩家们的进度逐渐跟上。

陆续来到了1937年这个时间点。

一些远在其他省份的蓝星玩家,剧情内的时间点已经过了淞沪会战,而周围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华夏大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70万将士,用血肉之躯粉碎了日军的‘三月妄想’,以空间换时间。

在那艰难的三个月里。

华夏大地上的工厂,学校,政治力量完成了战略西迁,作为最后的保障。

重新构造了民国的重点核心。

现在已经由局部抗战,转向了全面抗战的局面。

石瑞的直播间内。

在潜入四行仓库,录下了那中央军令人震撼的二十米近距离对射后。

石瑞由于在混乱中被子弹扫中,现在已经重新开局。

好在此时极星官方开放了时间线,可以直接选择1937年的时间线,这才不用一直跳剧情。

此时。

石瑞这边选择的是记者身份。

自从在淞沪会战中,假冒记者的身份直播那么久,石瑞也喜欢上了这个职业,等到重新开局的时候,干脆直接选择了记者。

而现在的时间点则是在淞沪会战之后。

石瑞这边正在山西地区。

跟随着红色方的129师的战士们,准备伏击日军。

石瑞这边趴在与阵地较远的另一处制高点,给直播间内的蓝星水友介绍着情况:

“兄弟们,我们目前是在太行山这里。”

“刚刚红色方这边派人袭击了神头岭北边的黎城日军据点。”

“日军最近的支援,只能从南边的潞城过来,所以目前这边是准备在神头岭伏击前往黎城支援的日军士兵。”

“看看能不能钓一条大鱼。”

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现在的情况,石瑞这边继续说着:

“淞沪会战结束后,目前整个民国都在进行针对日军,各自不同风格的抗战。”

“山西这边主要是红色方开展的游击战,伏击战。”

“依托山区地形以小股部队分散袭扰日军,配合根据地建设形成持久抗战态势。”

“也就是之前红色方这边说的‘持久战’。”

石瑞正说着,远处神头岭山间的道路上,就出现了日军前往支援黎城的增援部队。

看着长长的日军队伍,石瑞这边利用光子超算估算了一下,大约有一个中队的兵力,此时队伍前往的辎重卡车正在缓慢地行驶。

看着这一幕,直播间内的蓝星网友有些疑惑:

【日军卡车这么慢?不会是诱饵吧?】

【可能,后面估计还有大部队。】

【嘶——主播快提醒一下啊。】

【不至于吧,日军的队伍拉这么长,舍得用这么多人当诱饵?】

【我感觉也不像,日军好像有点太轻松了吧?】

看着直播间的弹幕,石瑞这边解说着:

“正常。”

“因为这里,是日军最想不到会有伏击的地方。”

说着,石瑞将目光扫过远处的神头岭地区。

此时看清全部轮廓,直播间的蓝星网友才明白为什么石瑞说这里是日军最想不到有伏击的地方。

因为这条路,是在一片开阔的山脊上。

两边没有任何遮挡物,直接就是斜下坡,看上去就像一根独木桥一样。

谁会在独木桥的

日军或许是这种想法,也是行军的部队如此轻松淡然的原因,因为根本想不到有人会在这里设伏。

但偏偏红色方真的做到了。

借助着这种逆向思维,红色方利用伪装工事进行隐蔽伪装,日军都走到一半了,仍是没有发现入口处的红色方隐藏士兵。

而此时的日军部队,已经全部进入了包围圈。

随着路程过半,第一辆日军卡车碾压了工兵连连夜埋的地雷。

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山间回荡。

“打——!!!”

伴随着山间回荡的一声怒吼,数百枚手榴弹同时飞起,从两侧扑向道路中间的日军车队。

一名日军士兵刚跳下卡车。

轰!

就被手榴弹的爆炸炸死,有的手榴弹引爆了日军的卡车,道路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道路两侧的枪声不断响起。

陡然遭受袭击之下,日军的指挥混乱根本来不及应对。

战斗很快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拼死地向制高点冲锋,想要占领一处制高点,但是红色方的士兵也毫不畏死阻击着日军的敢死队。

另一边的山坡上,石瑞给直播间内直播间着这场阻击战。

有人好奇这支红色方部队的指挥是谁,因为长征之后,许多蓝星玩家被淞沪会战吸引了注意力,没太关注红色方这边。

不知道发展成什么样了。

石瑞看着直播间内的问题,开口介绍着:

“129师。”

“对了。”

“386旅的陈赓旅长,还是黄埔一期.”

石瑞一边介绍着,一边观察着

而直播间内的蓝星网友,随着这些介绍也瞪大了眼睛,好家伙,都是红色方的大佬啊,难怪会有这样的战斗力和战术碾压。

另一边。

之前从西北小镇,临时改编的保安团支援淞沪会战后。

战死的主播李然重新开局后,再次选择了大西北,这次的身份依旧是保安团的士兵,只不过任务不同了。

黄土高原的沟壑之间,李然跟随着队伍护送着一支骡马队西行。

骡马背上驮着沉重的机器部件,赶车的汉子不时吆喝着,催促马匹在崎岖的山路上前进,李然看着那些零件有些恍惚。

因为之前进入上海时,恰巧碰到过那个工厂搬迁。

如今重新开局回来,那在淞沪会战中撤离的工厂设备,已经出现在了这茫茫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沦陷,此时内陆深处的大西北战略价值凸显。

原本还没觉得什么。

但是随着深入分析,蓝星的网友们越发觉得华夏先祖们的厉害。

广袤的国土面积,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有着非一般的容错率,在东部沿海,华北,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相继沦陷后。

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成为了支撑持久抗战的战略后方。

西北内陆的黄土高原,秦岭等复杂地形,让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完全失效,极大程度限制了日军的进攻能力。

国际援助又可以通过西边的通道,直达黄土高原,成为另一条生命之路。

而关中平原,甘肃河西走廊还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供应着军队和民众的日常粮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