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为大兴崛起而读书(2 / 2)

从王朝的本质,再到士族利益的形成,以及大兴治下的江东,分田与学府的建设,法家与儒家存在的意义。

近一个时辰。

宁辰在讲台上滔滔不绝。

左手写下易子相食,右手握着江东分配良田善政。

口中说着依法治国,又挥舞着笔锋,写下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直至。

未时三刻。

五声磬钟敲响。

这堂大兴显学,才落下帷幕。

“诸位。”

宁辰擦去黑板上的字体,收起大兴显学,淡笑道:“你们有江东之人,亦有荆州,淮南,徐州之人,但今日只是大兴学府的学子。”

“喏。”

数百学子应喝道。

“前路漫漫。”

宁辰目光深邃,坚定道:“希望你们日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大兴我们是开辟者,而你们是后来者,大兴未来在你们手中,为大兴崛起而读书。”

“为大兴崛起而读书。”

“为大兴崛起而读书。”

数百学子,捧着大兴显学,热血沸腾的高呼。

“呵呵。”

宁辰淡笑着走出学堂。

这场大兴显学的讲述,到这里已经完成了。

这些学子会将大兴的意志传遍江东,而后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般掠向天下各地,各州郡的诸侯枭雄,永远无法断绝大兴显学的传播。

舆论?不,只是杀人诛心的手段。

在不能动用兵力开疆扩土之时,这便是他对诸侯挥起的利刃。

大兴学府。

学子朝着其他学院散去。

张昭,鲁肃这些六部官吏,也怀着炽热走向自己的职责。

“大兴显学。”

“为大兴崛起而读书。”

一个角落,荀攸静静坐了很久。

宁辰是以人心作刀,斩尽天下诸侯。

这堂课,是大兴意志的传播,他比所有人都看得清楚。

这柄意识利刃连大汉王朝都能拦腰而截,别说其他诸侯了。

“父亲?”

正在收拾书本的荀缉惊叫出声。

“缉儿。”

荀攸微微颔首。

“公达。”

司马徽等人作揖道。

荀攸亦是还礼,失笑道:“没想到,你们竟然暗中来到江东,还听了有道将军的讲学。”

“震撼人心。”

司马徽苦笑道:“可能有些老了,难以理解所谓的大兴显学,不过依旧听出大兴的凛冽杀机。”

“是啊。”

庞德公,黄承彦感慨道。

“先生。”

诸葛亮微微一礼道:“亮要去兵学院修学了,今日是子敬先生讲学,他可是军议司祭酒!”

“好。”

荀攸颔首应允。

只见,庞统,荀缉也并行离去。

“走吧。”

庞德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请。”

荀攸在前方带路,说道:“三位从荆州而来,听闻刘荆州也在开立学宫,难道没有邀请三位著书吗?”

“未曾。”

三人摇了摇头。

司马徽失笑道:“我本颖川人士,在荆州隐居,若非你的书信,大兴何至于能找到隆中。”

“不止吧。”

荀攸笑谈一声。

“呵。”

司马徽苦笑道:“知道瞒不住你,刘表邀请了不少大家,不过我观他心胸狭隘,会谋害善者,所以缄口不言,也不去其府中谈论时势!”

“谋害善者。”

荀攸脚步猛然一顿。

庞德公,黄承彦脸色也有些难看。

“怎么?”

司马徽蹙眉道。

荀攸看向身后走过的学子,复杂道:“德操先生,你可知诸葛玄与江夏陈就是如何死去?”

“难道?”

司马徽脸色煞白道。

“不错。”

荀攸走出大兴学府,点头道:“其中秘辛庞德公与黄承彦应该清楚,我就不过多赘述了!”

“哎。”

司马徽怅然一叹。

“啪嗒。”

“啪嗒。”

荀攸走出十余步,回首道:“你们从荆州而来,若是想要在大兴学府授学,我可以引荐有道将军,若是不愿授学,也没有引荐的必要了!”

“公达。”

司马徽蹙眉道:“你这是,决意要在大兴出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