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 第69章 曹操:人才怎么都跑宁有道那里去了!

第69章 曹操:人才怎么都跑宁有道那里去了!(1 / 2)

“不繁杂。”

“复种便是二熟水稻之法。”

“复栽是一熟水稻成熟前,就为二熟水稻萌芽,收割后一熟水稻后,移栽二熟水稻入田,缩短生长时间。”

“套种便是在一熟水稻间隔处,播种二熟水稻,以此往复。”

“故而无月不种,无月不收!”

宁辰手指扫过金黄色稻田,眼中满是憧憬与感慨。

曾几何时,他还想着从系统中兑换产粮大的良种,没想到荀缉已经带着农业学子,弄出了三熟水稻。

“主公大才。”

“主公明鉴。”

荀缉,数十个农业学子目光狂热无比。

复种,复栽,套种,他们整整议论研究了一年。

没想到宁辰仅仅是听过几句言语,站在田埂之上,便将三熟水稻的真谛,说的干干净净。

“主公。”

荀缉躬拜道:“我们研究过天下地势与气候,荆南四郡,交州南海,桂林,象郡三地水暖地热,三熟水稻必可圆满,此法可兴百姓,亦可充户部粮库,大兴治下再无饥饿之民。”

“好了。”

宁辰转身看向一众学子,淡笑道:“你们可以收割稻谷,而后称重,与二熟稻谷做对比,而后编册成书,记得上禀专利司,这是你们每一个人的功绩!”

“喏。”

众学子兴奋道。

“诸位。”

宁辰带着众人朝城内而行,面色凌厉道:“荀缉的话你们也听到了,交州三郡可让三熟水稻增产,于大兴有利!”

“喏。”

荀攸,刘晔,诸葛瑾眸光闪烁。

以前,他们制定征伐交州的章程还在犹豫。

现在,已经有了不得不动兵的理由,若是在交州三郡,荆南四郡铺展三熟水稻,无法想象大兴会强大到何等地步。

“景兴。”

宁辰沉声道!

王朗铿锵有力道:“主公放心,户部全力配合军议司,必定夺下交州。”

“好。”

宁辰点了点头。

张昭看着良田中忙碌的学子,感慨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不错。”

乔蕤,王朗等人亦是心有所感。

“好了。”

宁辰摇头失笑道:“你们先去忙自己的政事,文和与公达等人来军议司议事,我有要事安排!”

“喏。”

众人躬身应喝。

“我。”

贾诩有些犹豫。

宁辰和善一笑,说道:“我知你惜命,不会让你前往战场,军议司也只有子敬一人现在贵为两郡都督,在淮南坐镇。”

“多谢主公。”

贾诩欣然躬拜。

大兴,有不可名状的未来。

或许,此地比徐州更加适合他,也更加安全。

善谋之人,最不能容忍自己的短视,他所见之天下,比诸夏十三洲更加广袤,留在大兴方可谋天下大势。

三熟稻谷。

已经显露出真谛。

只需要荀缉等人编写成册就足以。

当日,以刘晔为首的礼部与大兴学府农业学院,就开始编撰大兴辑报。

军议司。

偌大的府门中人才汇聚。

贾诩,荀攸,诸葛瑾,刘晔,廖化,黄忠等人入左右席位。

“主公。”

王岳从大兴府赶来,呈上一份策书。

“文和。”

宁辰将策书放在贾诩面前,沉声道:“大兴表你为军议司东阁祭酒,子敬迁西阁祭酒,位在军谘祭酒之下,同时加任司天监监副!”

“喏。”

贾诩捧起策书。

东阁祭酒,位比鲁子敬。

而且还参司天监监副,地位极高。

“见过东阁祭酒。”

诸葛瑾,刘晔,廖化等人起身作揖。

曾任光禄大夫,宣义将军,来大兴居高位,他们并无不满。

“见过诸位同僚!”

贾诩松了口气,躬身作揖还礼。

“好了。”

宁辰摆了摆手,行至上位道:“从今日开始,文和会把司天监对外军情与军议司共享,所以你们对外调兵,预写攻伐章程,都要拿出详细!

“喏。”

荀攸躬身应允。

“诸位。”

宁辰再度说道:“大兴学府的三熟稻谷,想必你们有人所见,有人所闻,交州我们必须握在手中!”

“喏。”

众人应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