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颤抖和敬畏。
他已经完全忘了眼前这个只是个八岁的孩子。
在他眼里,这就是降世的神人,是来点醒他这个凡人皇帝的!
“此事,干系国本,不可有第三人知晓。”
朱雄英的眼神平静,扫了一眼旁边已经彻底傻掉的朱标。
朱元璋瞬间反应过来!
他猛地回头,对着门口厉声喝道:“来人!”
几个侍卫立刻冲了进来。
“把东暖阁给咱围起来!没有咱的旨意,一只苍蝇都不准飞进来!”
“喏!”
侍卫领命,立刻行动起来。
整个寝宫周围,瞬间响起了甲胄碰撞和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一股肃杀之气冲天而起。
做完这一切,朱元璋转过头,看着还愣在原地的太子朱标。
“标儿,你也先出去。”
“父皇……”
朱标张了张嘴,眼神里全是震惊和不解。
他想留下,他想知道自己的儿子到底要说什么惊天动地的话。
“出去!”
朱元璋的语气不容置疑。
朱标浑身一颤,不敢再多说一个字,只能带着满肚子的疑惑和担忧,一步三回头地退了出去。
很快,整个东暖阁,只剩下了朱元璋和朱雄英祖孙二人。
朱元璋亲自关上了厚重的殿门。
然后,他快步走回床边,搬了个凳子,端端正正地坐下。
那样子,不像是一个皇帝。
更像是一个准备听课的最虔诚的学生。
“大孙,现在可以说了。”
朱元璋的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专注和期待。
朱雄英看着他这副样子,心里稳了。
这一波,是降维打击。
他不再藏拙,直接开讲。
“爷爷,这第一癌,名为‘海禁’,实为‘自断财路之癌’!”
朱雄英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敲在朱元璋的心上。
“您下令片板不得下海,是为了防备沿海的倭寇,对吗?”
朱元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这正是他制定海禁国策的初衷。
朱雄英的嘴角,勾起一抹看透一切的冷笑。
“可您想过没有?大海,是无尽的宝库!丝绸、瓷器、茶叶,运出去就是十倍百倍的利润!南洋的香料,西洋的琉璃,运回来也是无价之宝!”
“我们大明,坐拥万里海疆,却自己把大门锁了起来!”
“这就像是守着一座金山,却用锁链把自己捆住,眼睁睁看着外人、看着那些倭寇、看着南洋的海盗,把咱们家的金子一块一块搬走!”
“我们不但没能禁绝倭寇,反而让走私贸易愈发猖獗,让那些亡命之徒赚得盆满钵满!而朝廷,却连一个铜板的税都收不到!”
“此等国策,不是自断财路,又是什么?!”
轰!
朱元璋的脑子嗡的一声!
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穷!最看重的就是钱粮!
朱雄英这番话,就像是一把刀,直接捅进了他心里最在乎的地方!
他想反驳,却发现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因为朱雄英说的,全都是事实!
沿海卫所的军报里,走私的案子就从来没断过!
朱雄英没有给他太多思考的时间,继续说道:
“这第二癌,名为‘宗室’,实为‘寄生吸血之癌’!”
听到这两个字,朱元璋的身体猛地一僵!
分封宗室,是他最得意的手笔之一!是他认为能保朱家江山万世永固的基石!
只听朱雄英的声音变得冰冷。
“爷爷为保朱家血脉,分封各地,用心良苦,孙儿明白。”
“但是,爷爷。您规定了,宗室子弟,不得为官,不得经商,不得务农,只能由朝廷出钱,像猪一样养着。”
“现在,我朱家宗室人还不多,朝廷养得起。”
“可十年后呢?五十年后呢?一百年后呢?”
“一个人,会变成一家人。一家人,会变成一个家族。一个家族,会变成成千上万张只知道吃饭,不知道干活的嘴!”
“他们会像蝗虫一样,趴在大明的身上,疯狂地吸食帝国的血肉!啃食百姓的骨髓!”
“到时候,天下百姓辛苦劳作,交上来的税赋,大半都要用来供养这些不事生产的皇亲国戚!”
“百姓会怎么想?他们会恨!他们恨的不是宗室,是给了宗室特权的您!是整个朱家!”
“这,难道不是足以啃空大明根基的毒癌吗?!”
“哐当!”
朱元璋手里的茶杯,直接掉在地上,摔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