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低声下气,恳求道:“李……李探花,大……大明王朝和「天道盟」结盟可好?”
李寻欢摇了摇头,道:“结盟是不可能的,大明王朝只有臣服「天道盟」这一条路可以走。”
朱祁镇道:“你杀了我吧!”
李寻欢道:“我本就没打算放过你。”
话音刚落,他已将一柄小刀丢在了朱祁镇的脚下,道:“你自己动手吧。”
这柄小刀很轻,很短,很薄,宛如一片柳叶,无数的绝顶高手,以及瓦剌数万大军的统领也先,都曾死于这柄小刀,此刻李寻欢却要大明天子朱祁镇用这柄小刀自裁。
看到李寻欢让朱祁镇自裁的举动,那些大明的精锐们都没有上前阻止。
一来,他们深知李寻欢和「天道盟」的力量实在太过于强横,根本不是他们能够抵挡的。
二来,这一回朱祁镇御驾亲征,实在令他们失望至极,寒心至极,也让他们看清了朱祁镇昏聩无能,视军中大事、将士性命犹如儿戏的真正面目。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朱祁镇见李寻欢已执意要他自裁,麾下的大明精锐也都不护他,顿时绝望到了极点,尝试向李寻欢打起了感情牌。
他看着李寻欢,道:“李探花,你莫要忘记,当年是朕亲自殿试的你,你那探花的功名,也是朕赐予你的,你……你难道就不顾念朕对你的知遇之恩么?”
那年,大明王朝朝政清明,欣欣向荣,明英宗朱祁镇还是位意气风发的少年,胸怀壮志,他在那年的殿试上,见到了白衣胜雪,风采绝代的李寻欢,是真心为他的风流文采所折服,将探花的功名赐予了他。
李寻欢叹息一声,道:“所以我才把那柄小刀给了你,你这一番御驾亲征,差点葬送了大明二十万精锐,这不仅仅是二十万活生生的人命,更是大明国运的根基,若是一位将领做出了这等事,该当如何?”
朱祁镇似乎明白了什么,道:“自……自然该当问斩。”
李寻欢道:“将领做出了这等事,该当问斩,天子做出了这种事,难道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祁镇已说不出话,这个问题他已愧于回答。
李寻欢道:“你应该庆幸,你总算没有被瓦剌生擒折辱,或者死于瓦剌之手,你总算还可以自己了结。”
“在我们江湖上有个规矩,如果一个人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他自裁谢罪虽然并不能完全洗清他犯下的错误,但总算还能挽回一些尊严,总算还能让江湖人都知道,他生前是个体面人。”
朱祁镇点了点头,他已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拾起脚边的那柄小刀,用龙袍袖口将刀刃擦拭洁净,然后就闭上双眼,用这柄刀抹了自己的脖子。
其实,朝堂也是江湖,江湖无处不在。
江湖有规矩,所以规矩也就无处不在,它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却永远在人们的心中。
无论在哪里,都没有人能够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