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将军!”】
【李勣等人,也是如此对付。】
【好在他们能力出众,面对各国的联军攻伐,暂时抗住了第一波攻势。】
【同一时间线。】
【曹县!】
【从长安愤而离去的黄巢已经回来数月。】
【日日面对家族长辈那失望的眼神,愧疚的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反了这个早就烂到根了的盛唐。】
【于是,他开始苦读谋略与兵书,私下暗探曹县地形,绘制地图,并暗中收纳流民,广积粮食,静等时机。】
【时间来到了五月!】
【边境战事还在继续,一时半会结束不了。】
【可这时,意外发生了。】
【关中等各地天逢大旱!水源断绝!】
【至此颗粒无收!饥民遍地!】
【唐朝官员得知后,不仅没有上报,还趁机联合世家、商人,贩卖官粮,提高粮价,打算捞一笔后跑路。】
【因而每天饿死数以万计的百姓。】
【同时,也导致不少人拖家带口,远离故乡,去富饶之地,以求活命的希望。】
【在途中,因人数过多,日日夜夜消耗的家粮太多。】
【再加上,连树皮都被啃食完!】
【故而,没有粮可以吃的灾民,抛弃了道德,转而把饥饿的目光投放在自己人的身上。】
【终而,爆发出人?相食的恐怖场景。】
【久而久之,人?相食的白骨堆在野外堆得比城门还高!】
【当然,他们也有想联合起来冲击世家、官府的存粮之地。】
【但奈何,手无缚鸡之力的灾民,根本是打不过手持刃器的官兵与高大魁梧的世家家仆。】
【只能丢下尸体,狼狈地被赶到城外当流民了。】
【当时的场景是,世家门阀只顾着夜夜笙歌,丝毫不顾城外因饥饿而廋成皮包骨的百姓!】
【诚然,出现旱情的地方,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多次爆发大规模的百姓起义。】
【但可惜的是,都被世家、官员联手镇压下来。】
【其中,鉴于米价的价格与日俱增,一些胆大之人,欲壑难填。】
【最终,盯上了军粮。】
【于是,便纷纷向运往边境的军粮动了手脚,十担九空。】
【恰好!曹县也被大旱波及,米价节节攀升。】
【不少流民更是盘踞于此,以树皮、观音土勉强充饥!】
【此时此刻,久居于曹县的黄巢,见此时机,心中的野望大幅度增长。】
【“时机终于到了。”】
【当即,他召集了自己能信任的亲族,打算来一场演讲,忽悠他们一同助他。】
【黄揆疑惑道:“哥,你怎么突然叫我们了?”】
【侄子黄皓:“叔父,有什么事,赶紧说吧!我还得抓紧去买粮呢!”】
【环顾四周后,黄巢眼中狠意乍现,斩钉截铁道:“我想要起义造反!”】
【“想让你们助我一臂之力!”】
【同样是黄巢弟弟的黄邺:“什么?!”】
【“哥,你要带头造反?!”】
【侄子黄皓因紧张而结巴:“叔父!这、这、这可是全族要杀头的啊!”】
【黄揆咽了咽口水:“哥,还是别了吧!”】
【“专心贩卖我们的私盐就好了。”】
【“什么别!我就是要做!!!”】
【黄巢目光如炬,语气重而缓,铿锵有力的说道:“你们要知道!”】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