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臣听此,两两相对,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除了这些外,难道还有什么重要的事?】
【而有些人心里门清着,知道接下来要讲的是什么。】
【李宽平静的抛出话题:“这件事,那就是科举。”】
【“科举?!”】
【“朕欲对科举改革。”】
【某个大臣对此起疑心了,说道:“陛下,科举现阶段已然是很完善了。”】
【“还能怎么改?”】
【李宽冷笑一声:“完善?!”】
【“呵!”】
【“若是真的完善,那便不会在承德年间出现中举之人十有八九都是士族之人了。”】
【“这?!”】
【薛元超:“臣认为陛下所言极是。”】
【“若再不对科举改革,平民将不会有出头之路。”】
【“上升阶梯定会被世族给阻挡住。”】
【“未来一定会再现黄巢之事。”】
【“那样便是大唐之祸啊。”】
【他赤裸裸的把世家隐藏在背后的上升阶段给撕开了。】
【那些大臣瞪大眼睛看着他,好家伙,你也是士族之人啊,咋都第一个响应的。】
【有些聪明人则联想到当初李宽清理世族的画面,心中感慨。】
【陛下真的是好深的心思啊!】
【从一开始对世家下手,就已经定好了今日。】
【真当是心思缜密啊!】
【这一刻,狄仁杰也公开支持,科举制要改革。】
【两个朝廷巨头都支持了。】
【再加上,陛下是最大的支持头子。】
【那些墙头草大臣自然是纷纷附和。】
【而有些大臣则心不甘:“陛下,科举改革是可以的,但必须要有个完整的章程呀。”】
【“要不然会出大乱的。”】
【李宽淡淡道:“已有。”】
【“你去拿给众大臣看。”】
【“是,陛下。”】
【众大臣以一副我倒是要看看是什么样的章程模样,来看。】
【“科举糊名制改革?!”】
【“依据地方教育资源来设录取名额?!”】
【“平民、寒士最少要占中举名额当中的十分之三?!”】
【“增加农科、兵科……!”】
【当他们刚看时,却没有想到,太过于完美了,让他们一时找不到任何破绽。】
【“这、这、这。”】
【不少大臣见他有备而来,一看是铁了心了,因而便顺大众了。】
【而仅剩的几名世家大臣,还想蹦哒蹦哒几下,看看能不能咸鱼翻身:“陛下,这科举改革哪哪都好。”】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保障寒士、平民的名额要达到十分之三。”】
【“这代表着他们能力不足也要录取。”】
【“这样一来,无能之辈会渐渐地占据于朝廷。”】
【“后面让他们这些无能之辈下任为官,岂不是对百姓不负责?”】
【“臣认为这一点该去掉。”】
【又有人叩问:“陛下,臣认为农科并不需要纳入。”】
【“这样会给科举的人增添新的学业负担。”】
【“农业就交给那些小吏就好。”】
【又有人发言:“陛下,臣认为按教育资源来划分名额不妥。”】
【“强就是强,弱就是弱。”】
【“让那些无能之辈上台,是大唐之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