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赠宝玉风月宝鑑
林黛玉话语才说出口,便觉得有些不对,等再度抬眸,看到母亲眼中的挪输之色,不知怎地心跳砰然,自耳根起,仿佛有一股热意上涌。
贾敏见女儿脸皮薄,微微掩唇,敛去嘴角的笑意,轻轻咳嗽几声,就拿出了从京城寄来的信件,一面放在黛玉手上,一面就顽笑:
“你那表兄弟,为著给你寄信,一路快马加鞭,昼夜不停,路上换了好几匹马,这才紧赶慢赶的,在这么些时日內,把信送到你手上。可见你们表姐弟的心思——都是一样的。”
林黛玉听到这话,才褪下的热意,又再度上涌,连带著心跳也宛如雷鸣,等缓缓拆开信件的时候,里面一角温润的玉质就落入她的眼中。
此玉佩乃是上好的羊脂玉,白腻细润,触手生温,即便是在江南富庶之地,也罕有人家能有这么一块羊脂玉。
瞧这玉佩,似乎是宫中的手艺,最妙的是,在羊脂玉上,竟然雕刻鏤空著一株木芙蓉,端的是娉婷袋娜。
黛玉瞧见了这玉佩,只不过一眼,便喜欢上了。
她將玉佩握在手心,反覆摩把玩,心湖也隨之圈起层层涟漪,低眉垂眸之际,弯了弯眼,少了病弱之气,多了几分狡点。
而这一切,都被贾敏看在眼底,瞧见黛玉罕见地流露出这般小女儿姿態,贾敏微微挑眉,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
却说京城。
年节的气氛才刚过不久,且贾宝玉也才考上了县试功名,但是整个荣国公府內,却是一派死气沉沉,甚至二房的几个主子,还是一片惶惶然。
时至今日,贾宝玉居然还未醒转过来,只能依靠著每日硬塞下去的米汤,吊著这条命。
王夫人心急如焚,靠著荣国公府里贾母浩命的脸面,请了宫中四五个御医,可不论是哪一个,
离开贾府的时候,都是摇头嘆息,都说这贾府的宝二爷—怕是要不好了。
这一番折腾下来,王夫人连吃了夏金桂的心思都有了,若非夏金桂肚子里揣了宝玉的种,王夫人恨不得现在就把夏金桂好好磨一般。
只是如今宝玉醒不过来,便是把夏金桂挫骨扬灰,也是没有半分用处。
除此之外,贾府里的贾母,更是见天儿地以泪洗面,早上醒来,那眼泪珠子便是止不住地往外流,老太太年纪大了,这连日地哭下,好巧不巧,似乎眼睛也出问题了。
於是整个荣国公府也是一片人仰马翻,乱作一团,丫鬟僕役都是六神无主的样子,其中府內更是流言四起。
当流言传入王夫人耳中的时候,已经演变成宝二爷不能科举芸芸。
至於为何有这般流言,要隔壁將军府的赵姨娘来说,这其中也並非全无道理。
第一次科举县试,贾宝玉夜半突发高烧。
第二次科举县试,贾宝玉確实考上了童生功名,可是如今呢
还不是躺在拔步床上,整宿整宿地昏睡,如今竟还是生死不知的模样。
王夫人听到这话后,勃然大怒之余,头一次急言令色地打发买卖了府里头的丫鬟婆子,惹得四下又是一阵议论。
这些个丫鬟婆子,要么就是府里面的家生子,要么就是拉帮结派,总而言之,贾府的下人关係盘根节错,有的时候,竟然比一般府里头的主子还要体面。
王夫人此举,算是戳到不少家生子的心窝子,连带著眾人对於太太私下的议论声,也比往日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