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过。
转眼间,萧测来到天临已近三月有余。
这一天。
正是大梁天承十年十二月初一。
是夜,太子府里,鼓乐声喧,热闹非凡。
迎城公主萧芷陌十八寿辰,公主在此大摆筵席,私请一些自己要好的宾客。
虽近晚间,但天气却是和畅,冬阳融融。
由于正宴在午间皇宫中进行,各宫中贵人与朝廷中各大人物都已出过正席,公主便在晚间又举办了一个宴会,宴请一些私交甚好的人物。
迎城公主萧芷陌与太子一母同胞,自小感情深厚,太子对这个妹妹也是宠溺有加,萧芷陌更是经常出入太子府,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居住的地方。
关键是她还没有公主府,想要在宫外设宴,借助太子府便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太子府中树灯遍立,丝竹悦耳,满府的富贵奢靡。
正园轩榭处更是梅花盛开,风景怡人。
是夜主人萧芷陌穿着一身浅黄的公主正装,更显光采照人,高贵无比,她于青案前起身朝众人致谢,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太子府正厅内此时设了三十多个青案,公主与太子信王三人的位置独立于正中,其余两边各有十多个青案。
太子与信王与众人一起立身为公主贺寿。
萧测随着众人一起站了起来,将手中美酒一饮而尽,然后他便看见了公主有意的朝他看了一眼,萧测微笑示意,然后眼光便瞄向了他的旁边的太子。
今晚算半个主人的太子也是盛装出席,一袭淡黄色冬衣,绣滚龙金边,腰缠玉带,倒也是光彩照人。
只是由于长时间的养尊处优使他的身材有些虚福,他再兴致颇高,也难以掩盖他脸色间的困容。
太子萧长敬是皇后长子,众人皆知他碌碌无能,从不为皇上所喜,只是因身份正统,在朝廷中深得一些元老重臣扶持。
如今皇后病重已好多年,鲜有露面,早就不问后宫之事,后宫皆由姜贵妃一手遮天。
但不知为何,虽然姜贵妃没有明面支持太子,但多次透露出来的信息表明,在太子、信王与宁王三方势力中,她还是支持太子的。
单就这一点,就无疑让他太子的地位稳固了许多。
萧测虽不会医术,但他见多识广,一眼便瞧出,太子的脸色间的困容当然是与女色过频有关,他摇了摇头,眼光便从太子身边的另一人中扫过。
当然,这个人他很熟悉,就是与太子一母同胞的信王萧远良,萧测曾在江州救过的信王。
信王今晚穿的是一袭深紫色衣服,绣滚蟒金边,玉带腰缠,举手投足从容优雅,风流俊秀则更胜往日。
但众人又如何不知,这两兄弟和刚从北边巡僵回来的宁王萧远宣三人之间虽表面一团和气,兄友弟恭,实则私底下已斗得如火如荼,把不得将对方弄死才肯罢休。
萧测与魏凤翔坐在一块,在这种场合间,两人的地位并不能凸显出来,也不好开着玩笑,除了司城尘到来让萧测大吃一惊之外,其余的人他也不太认识。
当然,有一个人引起了萧测的注意,这个人看他的次数过于频繁,这让萧测有些敏感。
在了解到那人就是从北魏而来,在大梁做质子的北魏二皇子拓跋崇时,萧测更是有些警惕。
来参加宴会中的每一人的身份都可以说大有来头,这些人不是皇亲贵族就是修行界具有份量的人物。
今夜太子府内所收之贺礼,早已摆满礼厅,一时间宝光耀目。
可见萧芷陌交游之广与身份的特殊。
接着太子开始致辞,举杯遥祝圣上万岁,众宾客纷纷起身,众人便敬寿星萧芷陌公主千岁永康,公主回敬谢礼,接着众人便开始单独敬酒,一时间厅中觥筹交错,寿宴就此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