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将来面对的是整个天下,而不是一个人!”
这句话意义重大,似乎在向他传达着什么。
想到这里,他的脸上又平添了几分光彩。
萧长敬望向天空,此时细雨已停,天空明朗,一望无际。
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前景就像这雨过天晴后的天空一样,终究是明亮的。
带着满足的笑容,萧长敬离开了圣华大殿。
回到东宫,萧长敬还是有些郁闷。
对于武帝的警告,萧长敬私下并不会停手,他知道如今情势下,自己已不可能与萧测化干戈与玉帛,如果等他回来,自己到时更难应付,只有不停的给拓跋崇好处,再借拓跋崇的手,将萧测扼杀在北魏。
来到书房,萧长敬拿起了笔来,开始给远方的魏国太子拓跋崇写了第二封信。
这封信将经由绝秘的通道秘密的转送到北魏都城东宫,这种选择与速度无关,只是出于谨慎的考虑。
在信中他简要的又描述了天临城近日发生的一些事情,然后再次着重的表达了对拓跋祤事情的遗憾,他相信这一次拓跋祤一定会平安返回,最后他才再次嘱托与请求对方一定要让萧测消失!
拓跋崇的目光离开手中紧握着的那张信纸,然后他将刚刚收到的这封密信放进了火盆。
望着栏外飘飞的细雨,他再次陷入了沉思,只是脸色忧愁,似在叹气。
魏国都城洛阳城,不像南方多雨,然不知为何,今天也是下起了雨来。
骆宁安脸上却是难以掩饰喜意,对着拓跋崇长鞠及地,恭喜道:“如今萧测前来我大魏,应该是与三皇子之事有关,谁不知道他在天临与三皇子之间的过节?无论怎样,萧测也是要除去的,随便还可以卖一个人情给萧长敬,何乐而不为呢?”
“不管怎样,大梁皇位日后落在萧长敬的手里的概率还是最大,而殿下您与他交好,这对您甚至是您主政后的魏国,都是非常完美的局面。”
拓跋崇清楚地接受到了大梁太子想通过这封信所表达的意愿,他明白这位太子与萧测之间的仇狠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如果这次自己能帮他杀了此人,那么毫无疑问,他日大梁也一定会支持自己,而不是拓跋微他们。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知道楚悠弦押着拓跋祤要来换城,原来很多人甚至包括拓跋崇自己也认为,拓跋微拓跋志父子一定不会任凭这件事情顺利的进行,那么可以想象拓跋祤要安全的回到洛阳,一路上必定要经历不知多少风险?
然后事情并没有如他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一则是因为楚悠弦的强势,没有人可以在她眼皮低下杀人,二则是地机子曾明确表态要他的弟子拓跋志和朝凤堂不准去动拓跋祤,而且拓跋崇也已经得到消息,玄机子也已下山在暗中保护楚悠弦与拓跋祤一行,那么以此看来,楚悠弦拓跋祤一行顺利抵达洛阳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拓跋崇刚回国不久,还没有掌握多少实权,好在地机子曾明确表态要他的弟子拓跋志要敬重皇家正统,支持拓跋崇,所以拓跋志与他的朝风堂才不敢乱来,这才使得拓跋崇近来的局势有所好转。
然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手下没有突出的修行者任其驱使,而一直支持他的国师吴孤人又为了救拓跋祤而死在天临,这让他处于他很大的弱势。
所以要尽快收拢人才,是他目前最需要也是最为迫切的事情。
如今自己的胞弟拓跋祤就要回家,想象着自己终于有了强力的支持,再加上两兄弟从小的感情,这一次若是能在故国重逢,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
拓跋崇怔怔看着宫里飘舞的细雨,想象着重逢时的那个场境,便毫无来由开始流泪。
看着拓跋崇脸上淌下的泪水,骆宁安不由吓了一跳,紧忙跪下磕头。
他的内心也是喜悦到了极点,暗想都说皇家无情,然这两兄弟的感情却是出自真诚,如果三皇子能平安归来,有他们两兄弟齐心协力,大魏江山何愁不千秋万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