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神君为夫 > 那是他和她的结发

那是他和她的结发(1 / 2)

“不止这一封,每一封战报都有。” 李琮轻轻提醒道。

林之音小心的把折子并拢,她小心翼翼的问道:“我能不能……把这折子带回去?”

她的内心远没有表面看上去这样平静,林之音像是被扔进了一朵快要化掉的云里。

伊始的时候极不安稳,仿佛随时都能掉下去,就这样一封折子,散开的水汽又聚拢起来,让她暂时安全了。

那句尾词,又是在云下架了把火,将她蒸得心都乱了。

“这似乎有些为难,待我回了父皇才可。”

“无妨无妨,本就是我得寸进尺了,今日多谢殿下费心,我好受多了。” 林之音忙交还了战报,对着太子作揖行了一礼,“殿下和夫君实在情谊深厚。”

她之前还以为太子是对自己存了什么心思,简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琮闻言展露了一个爽朗的笑,他拿着手里的折子在她面前晃了晃:“既如此,等阿愈凯旋,我便去将军府上去寻他喝酒……”

话音未落,那边却跑过来几个小宫女,急色匆匆,看见太子殿下连忙跪下:“殿下不好了!陛下晕倒了!”

“怎么回事?” 李琮肉眼可见的严肃起来,他俯身时,语气都比往常凌厉了许多。

林之音心里一咯噔,然后便听见那个小宫女生脆的声音:“好像是一封战报,陛下看了之后便脸色不好,现在已经不省人事了,殿下还是自己去看看吧……”

战报!是顾愈!

那朵云突然消散了,她摔了下来,疼到说不出话。她顾不上太子,牵着裙角一路紧促的小跑,到了前殿后,入眼是显而易见的慌乱。

陛下被抬回了寝殿,皇后也同去照料,等他们浩**的离开了殿内,席上的官员命妇面面相觑,想走也没有那个胆,只能陆续落座。

林之音左右环视,看了许久都没找到那封所谓的战报,应该是被收走了。

她宽袖之下的手抑制不住的颤栗,手指蜷了起来。

等李琮去看过了陛下,再回殿的时候,在角落里找到了林之音。

他眉心紧蹙,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宽慰,只拍了拍她的肩:“你待在这也没有结果,回府好好休息。”

她两眼有些眩,浑浑噩噩的点头,行了礼,脚底生轻的就要往外走。李琮看她那副丢魂落魄的模样,忙叫了几个人跟上去,心里连连叹息。

林之音不知道是怎么回的府,她心里突然像压上了一块巨石,缓不过气来。

直到现在,她还是不知道那封战报上到底说了什么,但她却害怕极了。

她抚上手腕间的玉镯,心说不能让夫人知道。

林之音心里松快了一些,突然觉得自己杞人忧天。他是顾愈啊,就算处在劣势,也一定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静坐了许久,她唤来丫鬟打了热水洗脸沐浴。

除了一身尘气,林之音舒缓了很多。这样的日子应该还长,她要是这都熬不住,可不是让人笑话。

日子过得并不是很安稳,李琮时不时会托李琰出宫,李琰转头便进了将军府上,于是一封封的战报抄录被送进来,林之音这才知道前线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要押往前线的粮草出了问题,西京城外驻扎的将士们没了粮草,已经快要弹尽粮绝了。

林之音控制不住的去怪那些运输粮草的人,大魏的勇士们在前线冲锋陷阵,后方却错漏百出。

她不是圣人,根本没有那些宏大的家国情怀,她这么动怒,无非是因为顾愈在那。

没有粮草,无异于等死。

虽然已经采取了补救措施,但粮草出发的汴州距离西京,最快也要三天。林之音沉了一口气,没向母亲透露半点风声,只道一切安好。

时间紧锣密鼓的过去,林之音算着时日,在等待战报的过程中愈加急躁。

她晚间有时做了噩梦,梦见那些士兵成了饿殍,战马也站不起来,西京的铁骑踏平了城外的营帐。

火光四溅,哀嚎遍地,简直似若人间地狱。

醒来的时候,脸上分不清泪水和汗水。

“小音儿,给你的。” 李琰进了小厅,还未来得及递给她,便已经被少女眼疾手快的抢了去。

她满门心思都在这信,也不计较他叫的什么“小音儿”了。

手轻轻的滑过每一行字,她拿信的另一只手甚至在轻微发颤。

等她看到“大捷”两个字,她觉得以往的生气又从周身凝聚了回来,她的眼里泛起细碎的亮,随即涌出豆大的泪珠儿。

他们顶住了,粮草也安全抵达了前线,士气大增,打得敌军节节败退。

“瞧你瞧你,还哭上了,小爷我可没招你!” 李琰摇着折扇,稍稍掩饰慌乱,“太子表弟知道你等着看,急急就催我来了。”

林之音急忙抹了眼泪,笑道:“岂敢怪小公爷,这些天实在是麻烦了你。”

“嗯——” 他满意的应了一声,算她说了句软和话,“我表弟说了,顾将军很快就能班师回朝,让你宽心。我话带到了啊,先走一步。”

他还有约,谁想费这功夫来送信,谁叫是太子表弟托他再三呢。

说起来他真是不懂,这林之音都嫁人了,怎么他表弟还是这么念念不忘?莫非想......?这不太好吧?

思绪飘到无穷远处的小公爷回了回神,转眼又切换成了那位风流倜傥的爷,白衣玉冠的打马而过,直往清风楼去了。

林之音的心里开出一朵朵的花,数日来,她终是放心了。

距顾愈离京,不过一月有余,她便思念成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