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 INTERNET(1 / 2)

西格玛世界,是一段程序。

一段超级庞大复杂、却有限的程序。

如果让其无休止的运行下去的话,产生的数据可能会是无限的。

但程序本身,是有限的。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超级计算机里,西格玛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大,程序本身在不断的进化学习,TYPES手下的工程师们也在不断的给系统添砖加瓦。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打升级补丁’。”

迪普纳格说道:“但归根结底,它还是一段程序,一段只要有足够运算能力和存储空间,就可以无限制存在下去的程序。”

“我们都在程序之中,都是程序产生的数据组。从客观角度来说,就是如此。”

“主观角度的话呢?”

达科问。

“有一种理论,在基准世界里有一部分人认为,一个世界存在与否,并不一定是其客观的‘存在’所能够完全确定的。”

迪普纳格尽可能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着,但这一次,连达科都有些听不懂了。

“一段程序里的世界,或许只是永远的存在在程序之中。但也有一定的概率,程序所创造的世界,以不同的位面角度去考虑,是真实存在的。”

“在西格玛世界被逐渐创造出来的同时,我们就存在于程序之中,同时也不存在于程序之中。就像是我的状态一样,既死又活着,同时两种状态都存在。具体最终会走向哪一个结局,要看观测开始的瞬间,‘状态’会坍缩到哪一个‘现实’里去。”

“这个理论听起来很晕吧?哈哈,不过没关系,你们只要这么理解就好了。”

迪普纳格伸出手来,敲了敲眼前的桌面:“这张桌子,和这个世界一起,在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就出现了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它一直都在程序之中的状态,也就是一组数据,模拟着基准世界里一张桌子的模样和功能。”

“另一种状态,则是这张桌子本身,已经超越数据了,是真实存在着的,就像你我所感受到的一样存在着。哪怕程序停止了,西格玛也依旧可以继续存在下去,和这张桌子一起。只有西格玛的‘时间’,才能让桌子在相当长的岁月之后分崩离析,化为飞灰。”

“我们要赌的,就是这个坍缩为‘现实’的概率。”

“最直接的做法,是直接切断联系。如果西格玛就此因为失去了超级计算机的运算推演,而彻底定格,我们什么都感知不到了,那么坍缩的结果,就是我们‘依旧是程序中的数据组’。”

“而如果失去了超级计算机,世界还是运转了下去,那么坍缩的结论,就是我们成为了‘现实’。”

迪普纳格指向头顶,仿佛这样就在直接指向空中观测着自己的TYPES一样。

“我们被他们一直的‘观测’着,所以我们目前的状况,依旧是数据,西格玛依旧是程序。但如果失去了他们的观测,我们会坍缩到哪个方向去呢?连他们也不知道。”

“他们为什么会对自己所在的基准世界也产生了怀疑?就是基于这一点。”

“这么说来,我们比他们要幸福一些。”

达科苦笑道:“起码我们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

“没错。”

迪普纳格点头道:“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在被观测着的,也清楚的知道,现在的我们依旧是程序中的数据组。我们清晰的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只是结局还不明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