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祺是个很称职的哥哥。
在周母还在坐月子期间他就经常会帮忙做些事情,刚出生没一个月的小豆芽身上软乎乎的像水似的,每次抱着他都害怕这个姿势会不会让弟弟觉得不舒服。
日子过去,周祺教他怎么喊爸爸妈妈,哥哥,教他怎么玩游戏,教他怎么写字,周闻煜第一次自己走路,踉踉跄跄地动了两步然后摔到地上,还没哭,周祺急急忙忙跑过来问他有没有哪里摔疼。
周闻煜当时觉得周祺可太娇弱了,就这么一摔能有什么事儿,于是很酷地拍开周祺的手又爬了起来,这么摔了十几次一次都没让周祺扶,学会走路之后周祺看起来的模样甚至比自己还开心,偷偷把他带到房间给人吃了两口辣条。
事情败露之后被周父周母训了十几分钟,而被训的主人公这会儿和周闻煜挤眉弄眼的,完全无视声波攻击,俩兄弟对视几秒,笑了出来。
两个人在他还幼小的时候关系非常融洽,在周闻煜和父母离开乡下来到城市待了几年之后,小豆芽渐渐长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小树丫,他记得回去见到周祺的第一眼对方神情变了一瞬,叫他:“闻煜。”
周祺站起来,去洗了手才回来,作势就要去牵他的手,周闻煜下意识躲开,那双伸过来的手碰了个空,悬停几秒,周闻煜反应过来说了句“对不起”,继而握住那双隔了四年后终于紧紧握在一起的,他生命中另外一道灵魂。
“哥。”
他看见周祺笑了笑。
可是太久没有相见的两个人已经有了太多让彼此觉得陌生的习惯,周祺仍旧像小时候一样喜欢把他当成两岁的幼儿,喜欢把什么都留给他,喜欢说教,喜欢揉他的头说他不听话,喜欢和他说起自己的那些同学,今天逃课还骂了老师,很刺激。
周闻煜每次听到这里就会烦,周祺看他这样也不再说,转移话题:“我不说了,闻煜待会儿想吃点什么?”
周闻煜听他跟打发小孩儿似的更气了,但他没说出来,只报了一道菜名。潜意识里他还是很喜欢周祺的,并不想和他吵。
周闻煜当时这样想,可没有想到时间和环境可以给人带去翻天覆地的变化,周祺没走出乡下,周父和周母对此的解释是经济紧张,只能带着一个。
分开的那天,周母眼眶微微泛红,抱着周祺,说出来的话却是:“小祺能理解爸爸妈妈吗?”
周祺看看周母,再看看周父和他手中牵着的周闻煜,沉默两秒,他低下头:“爸爸妈妈再见,”顿了顿,走到周闻煜面前抱了他一下:“弟弟再见。”
周闻煜没想过他说的再见是在四年后,更没有想过四年会影响一个人这么多,他常常会听到周祺说今天是把粉笔灰倒进老师的保温杯,把三角尺挂在黑板上然后不经意被扯下来“砰”的一声儿,班上都在笑,或者又是一行人在女同学背后贴各种侮辱性的纸条。
周祺叹了口气:“我和爸妈说这些,他们都会骂我,一点也不理解我,要不是有这些乐子我都不知道这会儿在干什么了。”
周闻煜捡起一根木柴:“我也不理解你,你变了好多。”
周祺毫无预兆地身子一僵,还没说话,周闻煜没看他,抱起搁在一旁的柴火站起来往灶房走。他视线越过去,看到在灶房外忙碌的几人,忽然意识到这天是中秋。
变了吗?
或许。
周祺静了静,翻身坐起来,没太在意。这次事情过了之后,周闻煜会主动问他小学的那些朋友,边听周祺说边骂,难听的词一个接一个往外冒,周祺无奈了:“你干什么呢。”
周闻煜面无表情地说:“不能和他们绝交吗?”
周祺想都没想,摇头:“不能。”他见周闻煜不说话又是要发脾气的前兆,默了默,半响才开口:“你们还是要走的。”
周闻煜那时候太小了,根本不足以察觉到身边人情绪的变化,就算可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同理也没能看见周祺说这句话时眼底的羡慕,只是在长大后有很多次后悔当初怎么不追问。
如果追问了又会是什么样的。
周闻煜留在乡下读小学,认识了温尔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