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毕”
“谢皇上”
此时众人才得以起身,随后就需要鸿胪寺官员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
而后才是正式的开始理事,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
何辞镜还没进去就已经有些慌了,听着里面的声音,是她想象不到的严肃。
何辞镜只得低着头,偷偷的想着别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现在是翊朝,卓和帝本名卓衡,字常旭,年号太和。
他有五十四位老婆,十一位公主,八个皇子,何辞镜想想都觉得头疼。
就在何辞镜天马行空的想着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刚才那道又细又尖的声音传了出来。
“传民女何辞镜觐见。”
“传何辞镜。”
此时何辞镜才得以被传唤,心跳仿佛都漏了一拍,深呼吸一口气。
何辞镜缓缓的踏着稳健的步子走进了大殿,她能感觉到,若不是自己强撑着,此时怕是已经腿软了。
何辞镜目不斜视,步伐不快,但是步步平稳,身子没有出现丝毫的晃动。
何辞镜穿过众人,走到位置以后,跪了下来,行跪拜礼。
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同样目不斜视,尽管他们心里再怎么好奇,却没有一个人扭头看何辞镜的。
“民女何辞镜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谢皇上。”
此时何辞镜才缓缓的站了起来,按照礼仪,任何人都是不能直视皇帝的。
每个人都要微微俯首,以表示臣服敬仰之意,但到了太和帝这里却改了规矩。
他要求人们同他说话的时候尽量平视自己,故而何辞镜礼毕之后就抬起头来打量着皇帝。
不过何辞镜抬起头之后就囧了,什么啊,怪不得那皇帝让抬头。
只见何辞镜所在的位置同皇帝隔了两节长长的台阶,这也就罢了。
何辞镜因为位置低,只能仰着头看太和帝,得,若是视力一般的人还真是看不清上面的那个人。
“你就是何辞镜?”
皇帝先开了口,看着眼前这个美得不似真人的小姑娘,有些不可置信。
看上去这么小的丫头,是那个神医?还是那个能带着卓曙隐逃出来的丫头?
“正是民女。”
何辞镜的心里其实有些忐忑,她不清楚刚刚大殿里究竟说了些什么。
何辞镜猜不透皇帝现在对于自己的态度,她只能小心行事。
“听说你开了间铺子?”
“是的,陛下。”
“听说你会美颜?”
“回皇上,正是”
就这样二人一问一答持续了好一会儿,仿佛就是在闲聊,若不是太和帝明显是在明知故问。
旁人怕是都会以为这二人是真的在唠家常而已,大殿之上并没有其他人插话,只有何辞镜和皇帝二人的你来我往。
“听曙隐说,是你助他治愈了那疫病?”
何辞镜听着皇帝终于说到了重点,整个人绷紧了神经。
“回皇上,民女不才,略通医术。”
“哦?你这可不是略同啊?那你想要些什么赏赐啊?”
“民女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该赏就要赏,该罚也要罚,但说无妨。”
“名女想要一块牌匾。”
“哦?是何匾额啊?”
何辞镜的话让太和帝来了兴趣,不要封地,不要黄金,偏偏要牌匾。
“民女此次来京是为了给各位主子们善面的,若是到时候主子们瞧着好了,就赐民女一块匾额,到时候民女的店一定能卖个好。”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太和帝先是一愣,随即笑了出来,若有似无的看向卓曙隐。
“你这丫头倒是有趣,朕准了,但是前提要讲好,你若是做的好,那必然不会少了赏赐,你若是做的不好,可小心掉了脑袋。”
先前卓曙隐就和何辞镜商量过这件事了,若是何辞镜说自己什么都不要,反而更会让皇帝猜忌。
还不如趁此机会要些东西,但是这要什么,就很有讲头了。
不能要贵了,不能要的太敷衍,又不能要的目的性太强,卓曙隐和何辞镜探讨了许久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而且这匾额还有另一层含义,便是保何辞镜能够顺利出宫。
毕竟皇帝已经答应了,一言九鼎,皇上定然不能出尔反尔。
只要何辞镜自己不出问题,有了这块匾额,何辞镜的惜颜阁就不会关了。
这样一来,何辞镜也就没了什么身份能够待在宫里了,自然就更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