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丞相看到朱颜玉坐在宝座上,不合礼数,想要劝阻,但是不敢冒犯皇上与皇太后。他知道皇太后的用意,皇太后今日让朱颜玉坐在宝座上,实则是暗暗地向众位大臣、太妃、公主、王爷们宣布,朱颜玉就是未来的皇后。
傅丞相是个正值的人,他除了是丞相,还是太傅,也就是皇上的恩师。他年岁已高,从入朝廷为官以来,一直*心国事,如今,天下安宁,百姓乐业,他可以略微放心。唯一还让他*心的,就是皇上的大婚了。皇上是天下人的君主,皇后则需是母仪天下的人物,所以,傅丞相一直认为,皇后应该是一位有才华的、贤德的女子担当,否则就无法胜任皇后的职位。因此,傅丞相见到皇太后有意栽培朱颜玉,便想试探试探朱颜玉,看看她有没有才,有没有德,有没有善,有没有美。
因此,傅丞相想了一计,微微一笑,对皇太后说到:“太后!难得今日聚宴在此,我们不如一边饮酒,一边吟诗填词,如何?”
张大人、李大人、方大人听了,附和赞同傅丞相的提议。
皇上威严地道:“朕准奏!”
皇太后还没有回答,听到皇上已经准奏,便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说到:“既然众位爱卿如此有雅兴,那么我们就开始吧!”
傅丞相道:“臣斗胆,想立个规矩,在座的男人为一组,女人为一组,我们分成两组来比赛,岂不更妙!皇上与皇太后以为如何?”
龙子俊道:“朕准奏!”
八王爷猜出了傅丞相的用意,知道傅丞相借对诗来试探朱颜玉的。为了帮助朱颜玉,他说到:“陛下!太后!臣认为,对诗填词,不如猜花谜有趣,我们不如猜花谜吧?”
龙子俊又道:“朕准奏!”其实,皇太后今日让朱颜玉坐在宝座,龙子俊才知道母后请朱颜玉入宫的真正用意。一直以来,龙子俊多次想与皇太后商议册封林婉池为皇后的事,但是皇太后总是借口推过了。龙子俊一直以为自己的母后确实身体抱恙,所以就把册封林婉池的事给耽搁了。如今看起来,这一切,都是阴谋。聪明的龙子俊,看出了母后对朱颜玉不一般的疼爱,更看出了母后打算册封朱颜玉为皇后的用心。所以,他心里非常地不满,但是不好当着众人的面指责皇太后的不是,因此,在大臣们询问的时候,他都抢先说“朕准奏!”其实,他是在暗暗向皇太后示威,想告诉太后,他才是皇上,他才有最高的决定权。
只是,皇太后并不明白龙子俊说“朕准奏!”时的深意。她笑道:“好!哀家也觉得猜花谜比较有趣!那就如此吧!一个人可以任选其他人来猜花谜,如果被选到的人猜不出或者猜错了花谜,那么他就得罚喝一杯酒。如果那个被选到的人猜对了,那么出题的人就罚喝一杯!”
而八王爷,听到皇上已经同意将“对诗填词”改成“猜花谜”,心里暗暗高兴,因为朱颜玉擅长猜花谜,她小的时候就经常玩这个。
傅丞相想了想,然后略略看了朱颜玉,微笑道:“那老臣就先出一个花谜,这个花迷就由朱颜玉小姐来猜?如何!”
朱颜玉微笑地回答:“承让!”
傅丞相道:“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请问朱颜玉小姐,老臣念的这首诗,指的是何花?”
朱颜玉笑了笑,然后左右观望了下,见到角落里有一盆**,便走过去,亲手摘了下来,对着傅丞相道:“丞相!此物就在眼前,是**!”
“哈哈哈……嗯!不错!不错!”傅丞相一边笑着,一边捻着胡须,满意地点点头,拿起自己案前的酒盏子,一饮而尽。
朱颜玉笑道:“既然傅丞相向颜玉出了一题,那颜玉也向丞相出一题,如何?”
傅丞相道:“承让!”
朱颜玉笑了笑,慢慢吟道:“花为年年春易改。待放柔条,系取春长在。宫样妆成还可爱,鬓边斜作拖枝戴。每到无情风雨大,检点群芳,却是深丛耐。摇曳绿萝金缕带,丹青传得妖晓态。疏蔓短于蓬,卑栖怯晚风。只缘头白早,无处入芳丛。丞相,这是何花?”
傅丞相听了,深深地思索了会,却想不出这是什么花,顿时急得满头大汗。其他的人也都窃窃私语,在商量着这是什么花。
朱颜玉看着众人,笑了笑,道:“丞相,如果您猜不出,您可以向其他人求援!”
傅丞相听了,便和旁边的几位大臣窃窃私语起来,几位大臣都连连摇头。大臣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学识丰富,只是对于花,知之甚少。八王爷了解大臣们的短处,知道朱颜玉的长处,故意将“对诗填词”改成“猜花谜”,其实也就是为了让朱颜玉能够在这次宴会中崭露头角,同时也报复了大臣们平时在对诗填词上总是胜过他的一口恶气。
皇太后看到朱颜玉在这次宴会上彰显才华,大臣们都被考得手足无措,因此她更为得意,笑道:“众位爱卿都猜不到吗?堂堂的一个大国的朝廷重臣,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猜到朱颜玉小姐出的花谜?”
龙子俊听到皇太后的话,心中更为不满,他威严地道:“朕是一国之君,大臣们猜不到的花谜,就由朕代之。刚才朱颜玉小姐出的花谜,指的是‘白头翁花’,朕说的没错吧!”
朱颜玉羞涩地笑了笑,说到:“回禀陛下!陛下说的正是!颜玉甘愿喝一杯!”说完,她端起酒盏,悄悄用衣袖遮了遮脸,慢慢饮尽。
随后,大臣、太妃、王子、公主们都兴致盎然,热闹地猜花迷。而龙子俊,心里无比烦闷,他见到大家争论不休,便悄悄地起身离开了聚宴的大殿。大家兴奋地饮酒交谈,全然不知道皇上已经悄悄走了。
宴席上,朱颜玉温文得体,落落大方,言词有理,能诗能赋,才气惊人,所有的大臣都暗暗敬佩。一场宴席下来,朱颜玉已经征服了所有大臣们的心,大臣们已经默认了这个未来的准皇后。
深夜,众人已经退去。皇太后因为吃了冷食,此时又是深秋,所以觉得肠胃略为不舒服。大臣们都退下之后,皇太后悄悄命宫女们煮了热粥与汤圆,想吃些暖食,补一补。宫女们端来热粥与汤圆等物之后,皇太后想起了龙子俊,因此她派太监去请龙子俊来一起吃些暖食,然后她想找个借口让龙子俊与朱颜玉独处独处,培养培养感情。
太监去了很久,才回凤熙殿。皇太后见他去了好久,便责怪地问:“德公公!如何去了那么久才回来?皇上呢?”
太监道:“回禀太后!奴才找不到皇上,不知道皇上去了哪里?”
“哦?”皇太后愣了下,说到:“皇上不在云熙宫吗?”
“回禀太后!奴才去过云熙宫了,但是皇上并不在那里!奴才以为皇上还在书房批阅奏折,奴才又去了皇上的书房,但是也没有见到皇上的人影!后来,奴才还去了御花园,也没见到皇上!皇上可能去的地方,奴才都寻遍了,还是找不到皇上!后来,奴才遇到了小李子,问小李子皇上在哪里,他也说不知道!”太监道。
“去把小李子给我叫来!”皇太后命令道。
“是!”太监听了,便又出去。
没多久,德公公就带着小李子来到了太后的面前。
太后问小李子:“皇上去了哪里?为何德公公都找不到皇上?”
小李子摇摇头,吞吞吐吐地答道:“奴……奴才……不……不知……”
皇太后听着小李子吞吐的话语,听出了小李子讲话时的心虚,她还看到小李子说话时眼神不停地四处张望,便知道小李子撒了谎,因此她喝到:“小李子!还不快说!如果你胆敢欺瞒哀家,你就该挨板子了!”
小李子听了,心里惊怕,因此也不再隐瞒,哆嗦地说到:“奴才说!奴才说!请太后恕罪!”
“快说!”皇太后正言说到。
小李子道:“皇上出了宫,去找林婉池小姐去了!”
皇太后听了小李子的话,拿着汤圆碗的手儿抖了一下,碗里的汤水溢出来一点点。然后,皇太后又故作镇定,表情平静。但是,她的心里,已经开始隐隐担忧着。她担心龙子俊知道了蛛丝马迹,担心龙子俊知道她暗中派人将林婉池送出了京师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