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画笑道:“臣妾刚才来得急,还没来得及吃呢!”
“那正好,随我们一处吃吧!”太后说罢,缓缓起身,拉着婉池往摆着点心的桌子走去。
张如画也随着。席间,她细细打量了林婉池,觉得她即使不浓墨重彩地妆扮自己,也犹如世外天仙般的美,精致而又典雅,与朱颜玉的美不同。朱颜玉在未成为皇后之前,具有玫瑰般的艳丽,但自从成为皇后之后,她处处谨慎小心,衣着也改掉往日的柔美,穿着朴素灰暗,以彰显皇后的端庄。然而,这样却掩盖了她的美。
如妃看着自己被比下去了,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她见太后对玉妃疼爱有佳的样子,连忙也过来献殷勤。她亲自为婉池捧茶送果,又亲切地问到:“玉妃好面善,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婉池笑了笑,道:“在下还未曾册封,如妃还是直呼我的真名好了。我的名字叫做‘林婉池’。”
如妃很早之前与林婉池有过一面之缘,不过也只是简短的见面,况且如今已经过久了,自然想不起来她是谁。不过她看着林婉池面善,心想应该是见过面的,但她无论如何也料不到,此时坐在她对面的这位美人就是那个闻名遐迩的林婉池。因龙子俊常常提起林婉池,以及小李子还有宫中的丫头、太监们也常常提过这个名字。所以如今,当她听到“林婉池”三个字时,心里着实大为吃惊。她不免有些呆了,私下想到:原来她就是龙子俊心心念念的林婉池,难怪我看着面善。原来就是她!这龙子俊与太后离宫了一段日子,终于还是把她给找回来了。啧啧啧!这林婉池真是一位美丽典雅的女子,难怪龙子俊那么倾心于她。如今,皇太后似乎把往日疼爱我的那份心,也全部转移给她了。看来,我往后的日子,要注定坐冷板凳了。
张如画低头想着,许久没有回话。
林婉池笑道:“如妃可曾想起我们在哪见过面了吗?很久前的某一天,我们在湖边见过的。记得那时,我在湖边散步,见到湖边跪着一位美妇和一位年纪轻轻的女子……”
张如画知道面前的美人就是林婉池,自然也想起在哪里见过她。那是很久之前,在一天清晨,天地间起着大雾,等太阳出来的时候,大雾还未完全消散,还有些微朦胧的样子。而那天,正是溺死在湖里的李妃(李青荷)的生辰祭日。李妃是张如画的亲母,而淑妃是李妃表姐妹。张如画跟随淑妃,两个人趁着天色还早,雾气未消的时候,偷偷地跑到凤熙殿后面的那个大湖祭拜李妃。不巧,林婉池正好来湖边散步,撞见了她和淑妃在湖边祭祀。虽然,林婉池不会知道她们在祭祀着什么,也不会知道她们与李妃的特殊关系。不过,如果林婉池提起这件事,势必会牵扯到已死去的淑妃,会提起张如画与淑妃在一起的事。
而淑妃生前有犯霍乱后宫的事,太后已至她罪责。所以,若如林婉池此时提起,会让太后猜测她(张如画)与淑妃之间有某种特殊关系。如果那样,太后会猜疑到她的来历,如果追查下去,势必会泄露她还有许多人的真实身份。
所以,当林婉池打算将如何与张如画见面的事说出来时,张如画脸上变得相当地羞愧难耐,而内心又紧张不安。她不小心,也是相当地故意,将手里捧着的茶杯掉到地上。
“嘭啷”的一声清脆的磁碎的声音响起,打断了林婉池的话。
林婉池看着张如画有些慌乱的样子,关心地问到:“如妃,怎么了?”
张如画讪讪地道:“哦!臣妾该死,拿个杯子也不小心,惊扰了大家,望太后恕罪。”
“没事!”太后笑道:“不过是碎了一个杯子,不打紧,让明珠再添一个新的就是了。”
“太后,臣妾想起来,今天早晨臣妾在膳房里煮了碗莲子粥,本来是要煮着自己吃的,但早上的时候宫女们才告诉臣妾太后您已经回宫的消息,臣妾听说就匆匆赶来给您请安来了。如今,臣妾才想起来,那粥还放在锅里的,不知现在是不是已经煮糊了。”张如画说着,想找个借口抽身,以免林婉池提起她们见面的事。
“既然如妃有事,就先去忙吧!”太后和善地说。
“谢太后,那臣妾就先告辞了。”如妃说罢,向太后拜别,就匆匆离开。
“婉儿,刚才你说在哪里见过如妃?”太后见如妃已走远,又问到。
“哦!”婉池应着,回想起刚才她提起这件事时,如妃脸上怪怪的表情,以及她表现出来的慌乱,她都看在眼里。婉池很聪明,想着,看来是刚才自己的话,才让如妃这么手脚慌乱的,因此她才找了个借口离开。看来,这件事对如妃来说,一定是不能轻易说出来的事。婉池想到这,为了给如妃一个台阶,想着这件事最好先不提,因此,她笑道:“哎呀!太后,刚才婉儿想说什么话,竟然现在记不得了。”
太后笑道:“不过是一刻的功夫,就忘了。”
婉池笑道:“这是常有的事。很多时候,明明刚才想说的话,但因被打断,所以可能下一秒就忘了呢!”
太后笑道:“哀家也常犯这样的事。想不起也就罢了。走吧,陪哀家下盘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