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朱颜玉后,按照葬礼的礼节,皇后薨后,皇帝要守一段时间的孝,因此,龙子俊从云熙宫搬了出来,搬到比较幽静偏僻的“羲和宫”居住。朱颜玉的惨死,让龙子俊受了很大的打击,因对朱颜玉心存愧疚,况且悲伤过度,龙子俊变得沉默寡言,常常独自锁在深宫里暗自叹息,连上早朝也无心去了,经常以身体不适为借口,推掉了一切事务,更甚的是,婉池来见他,他也不让进来。
婉池见龙子俊如此,也不说什么,心里面虽然担心,但也能理解和体谅他,想着如妃与皇后相继离开,自然对他造成不少地打击,让他静心休养一段时间也好,等日子久了,他自然会重新振作起来。这么想着,婉池便不打算多打扰他,让他一个人静一静。因太后身体不佳,而龙子俊也无心打理朝政,朝廷以及宫廷的大大小小的事务无人料理,婉池不得不接过担子,着手打理起来。刚开始,朝中的大臣没人把婉池放在眼里,但是婉池才华横溢,非池中之物,况且做事有条有理,处事谨慎,为人耿直,久而久之,大臣们被她的才华与思想所折服,渐渐地也听从与她了。
时间在“痛苦与悲伤”中渐渐流逝,转眼又过了两个多月,进入了一年中最阴冷而又充满希望的腊月。这个凄冷的寒冬留给人们太多太多的痛苦与悲伤,这些堆积在心底里的忧伤的记忆,犹如腊月里压在地上的厚厚的积雪,越积越厚。
到了腊月,离春节也就不远了。往年这个时候,皇宫里热闹非凡,处处喜气洋洋,然而这一年,节日的喜庆却被悲伤与凄凉替代,犹如天空中的烈日被厚密的乌云所笼罩,再也热闹不起来了。
这两个多月来,龙子俊一直居住在羲和宫,时常将自己锁在深宫中。婉池经常来看他,但听小李子说龙子俊不想见任何人时,便也不去打搅,只是远远地站着观望,或是悄悄地走到宫外,隔着窗户静静地瞧视。
这天白天,婉池一直忙着处理各种事务,直到傍晚天将黑时,趁着用晚膳的时候,才有了一点空闲。婉池一得闲,便亲自到御膳房为龙子俊弄了一小桌子他日常爱吃的膳食,等弄好了膳食,婉池将菜肴瓜果等装进一个食盒里,食盒底部设有机关,可以放入热水,以便保温。细心的婉池还用热毛巾捂着食盒,这样更能让食盒里的温度保持得更恒久。然后,婉池带着食盒,慢慢地向着羲和宫走来。
小李子在去往羲和宫的路上见了婉池,连忙赶上前来,请了安,说到:“娘娘,您又亲自送膳食来了?如今娘娘事多,朝内朝外都需要您打理,您还天天亲自为陛下准备膳食,真是太辛苦了。往后,这种事还是让宫女们来做吧!您不要太累着了。”
婉池笑道:“没事!本宫还可以应付!对了,陛下今天过得怎么样?”
小李子道:“还是老样子,总是闷在宫里不肯出来。”
婉池听了,心里甚为担心。她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叹道:“哎!这可如何是好呢?陛下老是这样闷在屋子里不出来,会累着的,你还是想法子让陛下出来散散心吧!”
小李子道:“是!娘娘您放心吧!虽然陛下将自己禁锢了起来,但是这些日子,奴才一直想法子逗陛下开心呢!”
婉池笑道:“那就劳你多费心了。”说罢,婉池还是照着老办法,将食盒递给小李子,让他为龙子俊送去。
“娘娘,既然来了,您不进去见见陛下吗?”小李子问到。
婉池摇摇头,说到:“算了,既然陛下不愿见我,那还是不勉强他了。本宫只悄悄地看看他,确定他还安好,然后就离开。”
小李子听了,行了礼,便慢慢走开,没一会便走进羲和宫。婉池也悄悄地靠近了羲和宫,听到了从羲和宫里传来阵阵低沉的乐曲声,那曲声饱含着凄凉沧桑之感。
婉池站在宫墙角落里,隔着窗户的缝隙往里瞧了瞧,见到了龙子俊的背影。此时,龙子俊正席地而坐,专注地弹奏着一把古琴。
婉池深情地注视着那熟悉而又略微陌生的背影,心里尽是说不出的感觉,熟悉的是,那个身影依然如故,陌生的是,那个背影被过多的悲伤所渲染。他沉浸在痛苦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几个月来不愿见她,让她感觉生疏了。
婉池低下了头,满腹感慨,幽幽地走了。
话说小李子拿着婉池送来的食盒,把里面装着的膳食拿出来,整齐地摆放在一张小桌子上,然后才端着小桌子,向龙子俊走来。
小李子走到龙子俊的身后,将小桌子放好,方给龙子俊行了大礼,喊到:“陛下!该用晚膳了!”
琴声戛然而止,时间仿佛凝固了片刻。许久,龙子俊方缓缓地侧头,看向小李子,那深邃的眼睛带着朦胧之感。他低低地应了一声:“哦!”
龙子俊拿起筷子,夹了菜,吃了几口,便将筷子放下,问小李子道:“玉妃还在吗?”
小李子道:“她已经离开了,刚才她来了一会,看着陛下没事,就走了。陛下,怎么了?是不是您想着玉妃了,要奴才去唤她来见您吗?”
“哦!不!不用!”龙子俊低沉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