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太后返回了太和宫。她命令所有宫女退下,然后,自己一个人在太和宫内来回不停地走动,深深思索着。
深夜,太后步出太和宫,见到在外面等候的宫女明珠,吩咐她去请皇后来,她要连夜召见林婉池。
明珠答应着就走了,不多时,明珠领着林婉池进来。
婉池给太后行了礼,问到:“母后连夜召见臣妾,是为了何事?”
太后道:“太医们的话,皇后你也听到了。”
婉池问:“母后指的是什么?”
太后道:“皇上如今转危为安,不过,太医们也说,陛下要完全康复,恐怕需要一年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不能让陛下劳累。”
婉池道:“请母后放心,臣妾会好好地照顾陛下。”
太后道:“哀家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陛下尚未康复之前,让皇后你代替陛下处理朝政之事。”
“什么?”婉池惊愕,说话也吞吐,“这……这……母后……”
太后道:“陛下大病,而傅丞相年迈病重,除了皇后你,哀家已经想不到别的人了。如果哀家能想到别的人,哀家也不会做这个决定。”
“可是,母后,臣妾身为女流之辈,朝廷之事,怎能交给臣妾来打理呢?请母后三思!”婉池跪了下来。
太后道:“难道,你忍心让陛下带着伤病去上朝吗?太医也说过,如果陛下不好好调理,过度劳累,那么,陛下就可能永远也好不起来。母后做这个决定,也是思虑已久。前天的事,哀家也听说了,那些大臣不顾陛下病卧在床,却来议事殿骚扰。陛下刚刚得病他们就这般放肆,如果朝政荒废,那么以后不知还会生出什么事端来。”
“母后……”
太后扶起林婉池,说到:“皇后,朝廷需要你啊!当今朝廷,虽然对陛下忠心耿耿的臣子有很多,但是能镇得住朝廷的人,唯有傅丞相大人而已。然而,傅丞相大人年纪已迈,他也得了病。昨天,傅丞相的夫人刘氏进宫来求见哀家,为傅丞相不能来看望陛下而请求哀家原谅。哀家向她询问丞相的情况,刘夫人摇摇头,说丞相大人也就差这一口气了,最近,丞相大人常常想念家乡,她还请求哀家恩准丞相告老还乡,满足丞相大人的最后心愿呢!”说到这,太后握着林婉池的手,慈爱地说到:“皇后,母后老了,虽然母后叱咤风云一辈子,但是母后没有精力去管朝廷的事儿了,母后只想多享几年的清福,等着抱小孙子。但是,我们身在帝王家,朝廷之事,还是不能不令母后*(cao)心。如今,陛下大病,整整三天了还没有苏醒过来,身为母亲,哀家心疼陛下,不忍心让他带病上朝。而朝廷之事,不能交给奸臣手里。思来想去,哀家能想到的人,只有皇后你。”
婉池听了,低垂着头,说到:“母后,臣妾谢母后相信儿臣,但臣妾没有这个信心。”
太后道:“这你就不用多虑了!之前,如妃与朱颜玉皇后仙去的时候,陛下因为内心悲伤,不理朝政,你不是也着手朝政了吗?就前天,臣子们到议事殿闹事的时候,皇后你呵斥了他们,几句话就让他们退下。皇后,你有这个能力来处理朝政,你也有这个魄力来镇得住朝堂。哀家相信你!好了,该说的,哀家也已经说了,夜深了,皇后退下吧!哀家要休息了!明日,皇后就代替陛下,前往议事大殿,去议政吧!”说完,皇太后转向明珠,说到:“明珠,扶哀家起来,到内阁休息。”
“是!”明珠答应着。
太后由明珠扶着走进暖阁,没有给林婉池任何申辩的机会。
婉池怔怔地站在那里,陷入一片沉思。一会,明珠走出来,见了婉池,说到:“皇后,夜深了,奴婢带你回寝宫去休息吧!”
“没事,孤自己回去好了,明珠,你在这里,太后她需要你。”婉池道。
“太后已经睡了,奴婢还是去送送您吧!如今夜深了,别的宫女都已经睡下,也不好叫她们起来。”
“没事的!明珠,孤自己走就可以了。”婉池道。
“那,皇后是想去长乐宫看陛下,还是回云熙宫呢?”明珠问。因为,云熙宫离太和宫不远,如果婉池是回云熙宫,那么,即使她不去送婉池,也比较放心。而如果长乐宫离太和宫较远,如果婉池是去长乐宫,那么她就要坚持去送婉池。
婉池知道明珠的心思,笑道:“孤是回云熙宫。好了,明珠,你就在这里,不用去送了,云熙宫离这也不远。”
“那好!皇后路上小心。”明珠道。
“嗯!你就放心吧!”婉池说着,离开太和宫。
明珠站在门口,目送婉池走远,才合上太和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