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在轩辕大殿上,文武百官齐聚。林婉池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扫视着殿下的众臣。她的目光移动到蔡大人时,便停住了,直视着他,目光中隐含着一抹轻笑。“蔡大人,你输了?还记得两个月前你与左大夫打的赌吗?两个月过去了,黄河水域经受住了汛期的考验。蔡大人,你认输吗?”
蔡大人听罢,哑口无言,眼珠子灰溜溜地转动,想不出要说些什么话。
婉池喊到:“韩公公!”
“奴才在!”
“传孤口谕,免蔡大人五个月的俸禄,将之充公,捐给那些贫困的子民。”
“奴才遵旨!”韩公公回答。
“蔡大人,你有什么异议吗?”林婉池直视着蔡大人,看着蔡大人擦拭脸上直冒的冷汗,她心里觉得很畅快。
“微臣……没……没有……异议……”蔡大人紧张得脸色涨红,自己原来想百般羞辱左月堂,然而最终却是自己被羞辱了,心里是又急又恼,又觉得羞愧不已。他吞吐着,心里很是心疼自己那五个月的俸禄,奈何自己有言在先,也只能说出违心的话了。
林婉池看着蔡大人的窘迫样,心里暗暗好笑。她移开了目光,正视着群臣,说到:“四个多月前,左大夫在去治理黄河前,签下了军令状,众爱卿还记得不记得?”
“臣等记得!”殿下的群臣异口同声地回答。
林婉池道:“孤曾说过,如果左大夫能够在两个月内治理黄河,免除黄河水患,那么,孤就会表彰左大夫为当朝功臣,从此提拔重用,官级连升三品。如今,既然左大夫确实在两个月内就治理好了黄河,那么,孤就要兑现孤的诺言!韩公公,宣旨!”
“是!”韩公公答应了声,然后,他清了清嗓子,高喊到:“左月堂听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上大夫左月堂治理黄河有道,杜绝水患,朕奉命在黄河沿岸为左月堂刻石记功,升左月堂为御史大夫,位同诸侯,俸禄六千石!钦此!”
左月堂跪道:“臣谢主隆恩!恭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林婉池喊了一句,随后说到:“左御史,孤有件事觉得迷惑。请问御史大夫,在短短两个月内,您是如何做到治理好黄河了呢?好像,就是神仙也做不到的事啊?为何您只需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杜绝了黄河一年一发的水患?”
林婉池的问话问出了众臣们的心声。众臣实在对此事很是好奇,因此,他们都看向左月堂,翘首以待地等着答案。
左月堂道:“皇后娘娘,微臣治理黄河,用了四个方法。”
“哦?何为四个方法?”林婉池好奇地问。
左月堂道:“第一,治理黄河,首先要明确治河先治沙!黄河的水沙量很大,水中这么大的沙量,其实是在上游传送下来的。所以,要治理黄河,首先要对黄河的上游进行维护,多种些灌木杂草,灌木和杂草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地里,对土地起到保护作用,这样,上游的土地就不会轻易被河水冲刷而流失。其二,在黄河沿岸修筑高耸坚固的堤坝,可以很好地防护洪水对黄河沿岸的破坏。其三,疏通河道,在各个分叉疏通河道,对黄河起到分流的作用,当洪水来临时,可以通过各个分叉道排泄,减轻洪水对单个河道的冲击量……”
林婉池道:“御史大夫说得有理,不过,这三个方法,似乎那些曾经前去治理黄河的先人们也用过。为何他们也这么做了,但是治理黄河还是收效甚微,而先生为何做到能使黄河经受住两个月的最大最多的洪水期却安然无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