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公继续尖声喊道:“奉天承运,皇后诏曰,少将薛英莲在与匈奴征战时破敌阵、溃敌军、擒可汗,功不可没,封薛英莲为西军大都督,赐予印绶,赏金盔甲一副,金剑一柄,良田三百亩。钦此!”
薛英莲听了一愣,随后,她边叩头边喊道:“谢主隆恩!恭祝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韩公公宣完诏书,林婉池从龙椅上站起来,缓缓走下台阶,走至薛英莲的面前。此时,三个宫人从侧面走来,走到林婉池的身后,手里各端着托盘。一个托盘上摆放着一枚印绶,一个摆放着一副叠得整整齐齐的金盔甲,而另一个摆放着一把金长剑。
林婉池侧身拿起印绶,递给薛英莲,并亲手拿起金盔甲,亲自给薛英莲戴上,又拿起金长剑,赐给薛英莲,并说到:“薛将军,你是我们的英雄!”
“皇后娘娘……”薛英莲正视着林婉池,目光闪闪,眼角凝聚了微少的泪水,看着林婉池亲自为她戴上了盔甲,她感动得泪水盈盈。不过,面对突如其来的赏赐和封官,薛英莲心里隐隐担忧。她目视着林婉池,目光里含着感动,也带着询问之意。似乎,那泪水盈盈的目光在对林婉池说:“皇后娘娘,我可以吗?你明明知道英莲是个女子,为何还要封我为西军大都督?这不是难为了英莲,也难为了皇后你了吗?如果,臣子们知道英莲是个女的,那么,英莲死是小事,对于皇后来说,势必会经历一场暴风骤雨啊!可是,面对危险,您为何还要决意为英莲封官呢?!”
林婉池看着薛英莲的眼眸,似乎听到了薛英莲心声,便给薛英莲一个鼓励的微笑。
林婉池给了薛英莲一个鼓励的微笑,便缓缓转过身子,慢慢登上宝座入座。待她坐定,她说到:“可是,孤有一件事要向大家宣布……”说到这,她停顿了片刻,目光扫视着群臣。大殿内鸦雀无声。林婉池继续说到:“薛英莲是个女子……”
“啊!”大臣们惊愕纷纷,除了左相,个个面色僵硬,瞳孔放大,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不可思议地看了看坐在龙椅中的林婉池,又看看站在殿堂上穿着金盔甲的薛英莲,再三三两两地相视,目光尽流露出惊愕之感。
就是萧然,虽然他和薛英莲曾经同在西军,相处了几年,但是,他一点也没有想到薛英莲竟然是个女的。当他听到林婉池的话时,他也惊愕不已。
薛英莲也被林婉池的话震惊到了,她错愕地看着坐在高高宝座上的皇后,心里暗暗奇怪皇后是不是吃错药了,竟然在大殿上告诉群臣她的真实身份。那不是让她无地自容吗?薛英莲看到别的大臣对她投视而来的异样目光,羞愧地低头,心里直想着找个地洞钻进去。
由于过于突然,群臣们由于惊愕,个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时间,大殿里鸦雀无声。那些想反对的臣子也还来不及想着反对了。
而林婉池,依然镇定自若地站在宝座上,看着大殿下的群臣,不动声色。
“娘娘……”终于,有人思想转过弯来,懂得反对了。首先,第一个提出反对的是李大人。他是朝廷元老,除了丞相,下来最大的官就数他了。李大人道:“启禀皇后,既然知道薛英莲是个女子,那就不该封他为西军大都督。”
韩大人道:“启禀皇后娘娘,李大人所言极是。为女子封官,这是亘古未有的事。请皇后娘娘收回成名,不然传出宫外,会成为天下人的笑话的!”
李大人和韩大人还算是好言相劝。
这时,早对林婉池窝了一肚子火气的蔡大人觉得自己捉到了林婉池的把柄。他站出了列队,言辞激烈地说到:“启禀娘娘!薛英莲是个女子,却混进西军,成为少将,这是欺君之罪!论理当诛!皇后娘娘既然知道薛英莲是个女子,本应将其交于刑部,由刑部审问定罪!而娘娘明知薛英莲是个女子,非但没有责罚她,还为她封了将军。娘娘,您这是违背祖制,大逆不道!”
大臣们纷纷谏言。有的出于好意,劝林婉池收回成名。而那些八王爷党羽的臣子,以为揪住了林婉池的小辫子,便据理力争,想借此机会扳倒林婉池。
大臣们纷纷反对,只有左月堂和萧然默不作声。
林婉池看着议论纷纷的大臣,淡定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