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的那天夜里,由于不用举办夜宴,龙子俊在长乐宫里单独设宴,与林婉池一起用膳。由于龙子俊久病体虚,而林婉池代政上朝,他们有许久没有好好地聚在一起用膳了。此时,难得片刻清闲,龙子俊为了好好与林婉池享受这清静,他打发走了所有的宫人,唯留下林婉池与他共度时光。
宴席设在一面靠近窗台的矮榻上,榻上放着一张中型的案几,案几上摆放着各种珍品佳肴、水果点心,和琼饮佳酿。窗台是用透明的琉璃做的,琉璃质地明晰通透。今夜乃月圆之夜,借着乳白色的月光,琉璃窗显得格外地鲜亮,闪着美丽的色泽与光芒,如水晶幻镜一样。人坐在窗台前,可以将宫外的夜色一览无遗。
今天的夜,清凉而微寒,由于今天白天天气晴朗,气温也比前一阵暖和了些。夜晚也没有之前那种刺骨的冰凉,仅有一丝微寒。
长乐宫内,龙子俊与林婉池在榻上面对面地屈膝而坐,龙子俊坐在北面,婉池则坐在南面。塌边还摆设有一坛香炉,正在燃烧着檀香。香雾袅袅,两道青烟,如痴如醉地纠缠着,徐徐升腾,如缠绵不尽的情侣,也如分离不舍的爱侣。
龙子俊与林婉池静静地坐着,虽然面前的案几上摆设着许多点心饮品,但他们似乎没动过筷子,也没有心来享受眼前的食物。他们也不说话,彼此沉默着。龙子俊静静地注视着林婉池,眼睛深邃而含着脉脉之爱。而林婉池则侧眼专注地看着窗外的月色,望神地看着。她的思绪如烟云一样的扩散,眼前的琉璃窗,如记忆之窗,映在她的眼帘里的是一幕幕曾经经历的片段,如落叶一样,一片一片地拾起所有的回忆。
两个人都不说话,但气氛并不显得僵硬。那种彼此熟悉至亲的感觉,即使不说话,也依然觉得温馨。只是,此时两个人都在思想着,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内心的感慨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两个人都不说话,是想充分地享受这股静谧,彼此存在着、陪伴着,却又不互相打扰对方。思绪犹如那徐徐升腾的两道炊烟,缠绵着,也升腾着。这种宁静的感觉,无声胜有声。
这种静谧约莫维持了一个时辰,龙子俊才说话,打破了沉默。“婉池……”他温柔地呢喃着她的名字,没有了往日帝王与皇后之间的礼节隔阂,如以前他在笼翠阁时,他背着她淌过小河边的那种感觉,紧紧是情侣之间深情地呼唤。
婉池慢慢回过神来,点点头,眼神含着温柔而暖心的笑意,低哼了一声。“嗯!”
“今夜的月特别好看吗?看得那么专注,以至于看了一个时辰都不觉得劳乏?”龙子俊问。
婉池摇头,平静说道:“好看!不过,臣妾并不是为了看月。不知为何,臣妾看着窗外的世界,如倒影一般,映现出过往的一幕幕,那么地*真。”
“哦!”龙子俊点点头,接着问道:“都想到了什么?”
“很多……很多……有小时候在净月台时的情景,也有嫁到薛家之后的情景……还有……”婉池说着,并不再说下去。
“嗯!”龙子俊应着,道:“对了,朕有一件事不明白,婉池小时候住在净月台里,是吧?”
“嗯!”婉池点头。
龙子俊问:“‘净月台’这名字真好听。只是,为什么叫做‘净月台’呢?”
婉池笑了笑,道:“以前,婉池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不过后来,入宫之后和婉溪姐姐闲聊,也提起这个事,姐姐才将那来历告诉了我。”
“哦!是何来历?”龙子俊问。
婉池娓娓说到:“‘净月台’原来的名字是‘祭月台’。听姐姐说,在那片土地还没有被许多大户人家建成府第之前,是一个小村庄。那个村庄世代居住在那里,过着相安的生活。村子尾有一座小庙,也就是我现在居住的‘净月台’的附近,庙里供奉的是月神。小庙前有一方水池,池边长着一片茂密的桃林,每逢初春,千万朵桃花绽放,美不胜收。据传,几百年前,这个村子曾经发生过一场瘟疫,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染上了瘟疫,死的死,病的病。因为瘟疫太严重,而且极易传染,大夫们都不敢来这个村子给人们看病。所以,那些染了瘟疫的老弱妇孺,都只能眼睁睁地等待着死亡。其中,村子里有一个贫寒的姑娘,她的父母亲以及所有的兄弟姊妹都染上了瘟疫,已经奄奄一息,唯独她自己没有染瘟疫。姑娘很伤心,她夜夜都跑到水池边伤心哭泣。有一天夜里,姑娘在水池边哭泣太久,就晕倒在水池边。隐隐约约的,她见到一位美丽的女子轻轻拍着她的肩膀,把她唤醒。那个女子问她为何夜夜跑到这里伤心哭泣。姑娘把事情原委告诉了她。那个女子听了,笑了笑,说,‘姑娘,快别哭。我告诉你一个法子,可以让你们村子里所有染了瘟疫的人都好起来。’姑娘听了,忙问到‘是什么法子?”那个女子凑近姑娘的耳朵,说了一番悄悄话。说完之后,那个女子说,‘姑娘,你只要按着我说的法子,去寻找那几种草药,再收集三月桃花瓣上的露水,用收集来的露水熬制草药,让染瘟疫的人服下,病人服下七七四十九天之后,自然能好起来。’姑娘想了想,说到,‘谢谢您告诉我这方子,如果这个方子真的管用,真的能治好我亲人的病,以及村子里所有染病的人的话,我会好好地谢谢你的。’那个女子笑了笑,道,‘嗯!这个方子自然是会有效果的。只是,收集桃花瓣上的露水,可不是简单的事,收集一点点还可行,可你村子里很多人都病了,如若要配成这药方子,估计你要收集千千万万片桃花瓣上的露水,才够量。那种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你能做到呢?’姑娘道,‘只要能治好我的亲人和我的乡亲,再辛苦,我也要去做。’那个女子欣慰地笑了笑,说到,‘既然你有这个恒心,相信你会治好你的亲人和乡亲的。’说完,那个女子就慢慢飞升上天了。此时,姑娘才知道,原来她遇见的是个仙女。此时,仙女慢慢升天,越来越远,姑娘顿时大喊,‘仙女,到时候我到哪里去谢你呢?’仙女低头看了看姑娘,笑了笑,说到,‘你就到你现在的这方水池边找我就可以了。我每天夜里都看见你在这里伤心哭泣,所以想来帮助你。’仙女说完,就朝圆月飞升而去,不久就消失不见了。此时,那个姑娘苏醒过来,才发觉刚才只是个梦。不过,那个梦那么真实,以至于让姑娘相信,肯定是仙女托梦告诉她,帮助她的。她看了看那方水池,见到水池深处掩映着一轮明月,美轮美奂。顿时,她明白了,那个仙女是月神。有月之夜,月的影子总是映在水里,而她夜夜在水池边哭泣,让月神看见了,因此来托梦于她。于是,姑娘开始夜夜来到桃林收集桃花瓣上的露水,而白天则去田野里寻找草药。姑娘按照仙女托梦所说,用桃花瓣的露水来熬制草药,让病人服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终于,村子里所有染瘟疫的人都好了。村子里的人都感谢姑娘治好了他们的病,并询问她去找哪个大夫找了这个治病的方子,他们全村人要好好地谢谢那个大夫。姑娘把一个多月前在水池边梦见仙女的事告诉了人们。人们听了恍然大悟,说到,原来,帮助他们的不是人,而是月神啊。村民为了感谢月神,在水池边设台祭祀月神。此后,他们又在水池边修建了一座小庙,供奉着月神。而那方水池附近的地方也被称之为‘祭月台’。后来,许多许多年之后,村子的地被官家和朝廷征用了。村民们不得不迁移。而那片土地也被许多大户人家修建起一栋栋宅院,我们林府也在那里,而祭月台就在林府后院最边缘的角落。不知哪一代的太老爷觉得自己的府第里不该有庙宇,就命人拆掉了庙,而‘祭月台’这名称也被改成‘净月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