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皇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封王,给封地,文昭帝把哪块地赐给皇子,就用那块地的名字作为皇子的封号。
比如定王萧延,就是文昭帝把嗯大齐南部的定州分封给了他。
定州向来风调雨顺,是大齐有名的鱼米之乡,富庶之乡,文昭帝把那么好的一块地给了萧延,显见得对他的疼爱有多深。
这也难怪,文昭帝的皇子本来就不多,肯定个个都放在手心里疼着的,尤其现在他看萧延格外顺眼,恨不能把大齐的半壁江山分给他。
有些皇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封地和封号,因为还不能主持政务,都要留在京城。
一来是他们要在皇室的保护之下安然长大,再一个也是要由文昭帝考察他们的人品和能力,是不是能把封地的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等皇子到了一定的年纪,能力也具备了,文昭帝对他们很认可了,就会让他们到封地去。
大多数情况下,皇子都是在娶了皇妃之后,夫妻俩一起到封地去,比较符合人情。
文昭帝眼神忽然变的冷厉,问:“怀若,是谁叫你来问朕这件事的?”
皇子到了封地之后,就有了相对独立的权力,在他的封地之内,只要不是动摇国之根本的大事,他们都可以自己做主。
可到了封地,离京城远了,远离了权势中心,基本上就跟皇位无缘了。
除非太子逝去或者被废,他们才又有了登基的希望。
按理说萧延已经到了年纪,能力也不错,虽然还没有娶皇妃,也可以到封地去主持政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