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故事万花筒 > 《旧屋的低语》——墙壁里藏着什么秘密?

《旧屋的低语》——墙壁里藏着什么秘密?(2 / 2)

她走进屋,把野蔷薇插在窗台上的旧瓷瓶里,转头看向北墙。墙根的苔藓长得更密了,绿色的苔藓间,还藏着几朵小小的白色雏菊——不知道是谁什么时候长在林晚咬了咬唇,点了点头。

王大爷找来村里的李木匠和赵大叔,几个人围着北墙,小心地撬着砖。煤球蹲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墙壁,时不时“喵呜”叫一声。阿黄也守在院子里,耳朵竖得笔直。张婆婆也来了,手里拿着一把艾草,说是要驱驱邪气。

第一块砖被撬下来的时候,一股淡淡的牡丹花香飘了出来——不是野蔷薇的香,也不是艾草的香,是绣线和布料晒干后的那种暖香。林晚凑过去看,砖后面的墙洞里,堆着一叠叠的绣品,全是外婆绣的牡丹,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每一朵都绣得栩栩如生。

“还有东西!”李木匠喊了一声,伸手从墙洞里摸出一个红色的拨浪鼓——鼓面的红漆确实掉了一块,鼓槌也断了一根,正是张婆婆说的那只小宇的拨浪鼓。

林晚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她伸手接过拨浪鼓,轻轻摇了摇,“咚咚”的声音很轻,却像是敲在心上。就在这时,墙壁里又传来了低语声,这次格外清晰:“阿婆……我找到姐姐了……”

张婆婆叹了口气,指着墙洞里的绣品:“你外婆当年,总说小宇没走,只是躲起来了。她把小宇的拨浪鼓藏在墙里,又绣了这么多牡丹,说等小宇回来,就能看见。后来她身子不行了,还说要把自己的绣针也藏进去,陪着小宇。”

李木匠继续拆砖,又从里面摸出一个小小的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根红色的发绳——正是林晚小时候弄丢的那根,上面还缠着那根金线。布包里还有一枚银戒指,是秀兰舅妈的,林晚记得,舅妈结婚时就戴着这枚戒指。

“还有这个!”赵大叔从墙洞深处摸出一个相框,上面蒙着一层薄灰,擦干净后,里面是一张合影:外婆抱着小宇,秀兰舅妈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刚绣好的牡丹手帕,陈明舅舅站在最边上,笑着比了个耶。照片的背面,写着一行字:“小宇五岁生日,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林晚抱着相框,眼泪止不住地流。原来外婆不是把秘密藏在墙壁里,而是把对小宇的思念、对一家人的牵挂,全都藏在了这里。那些低语声,不是灵异的怪响,是外婆的愧疚,是小宇的期盼,是一家人没说出口的想念。

就在这时,煤球忽然跳上墙洞,用头蹭了蹭那些绣品,发出轻轻的“呼噜”声。阿黄也走进来,蹲在林晚脚边,用舌头舔了舔她的手背。窗外的野蔷薇开得更艳了,爬墙虎的藤蔓轻轻晃动,像是在点头。屋檐下,几只燕子衔着泥飞过,落在刚搭好的燕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说“回家了,回家了”。

张婆婆走过来,拍了拍林晚的肩膀:“你外婆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一家人团聚。现在你来了,

把这些东西找出来,也算是了了她的心愿。”

林晚擦干眼泪,把拨浪鼓、发绳、戒指和相框放在八仙桌上,又把那些绣品一一展开,挂在墙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绣品上的牡丹上,像是给花瓣镀上了一层金边。她仿佛看见外婆坐在墙根下,手里拿着绣针,嘴里念叨着:“小宇,阿婆等你回来……”

那天晚上,林晚没有再听到低语声。煤球蜷在她脚边,睡得很沉。窗外的老槐树上,几只知了偶尔叫几声,混着院子里薄荷和艾草的香味,格外安心。

后来,林晚把旧屋重新修整了一下,保留了北墙,只是在墙洞里放了一个玻璃柜,把拨浪鼓、发绳、戒指和相框都放在里面,旁边还摆着张婆婆送的野蔷薇和院子里摘的蒲公英。

村里的人路过时,总会探头看看。有时候,王大爷会带着阿黄来坐一会儿,张婆婆会带着她的老母鸡和花斑猫来晒晒太阳。煤球总是趴在玻璃柜旁边,琥珀色的眼睛看着里面的东西,像是在守护着什么。

没人再听见墙壁里的低语声了。但林晚知道,那些思念和牵挂,从来没有消失——它们藏在每一朵牡丹绣品里,藏在每一次风吹过爬墙虎的声响里,藏在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的心里。

旧屋不再是空的了。它装满了回忆,装满了爱,装满了一家人从未分开过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