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路依旧游历四方行踪不定。李秉焕也在将掌门之位交给师兄秦玉荣之后便金盆洗手和李照英一起归隐,之后无疾而终。李照英后来除了家做了和尚,后偶然一日顿悟,开创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修行之道,原来他并非天生残疾,只是骨骼清奇千年不遇,寻常修炼之法他不便使用,本身倒是很健全。二十年后,李照英也终成一代降妖高僧。
凤梧城韩如玉长到十六岁时和同乡的秀才一同赴“绿竹书院”读书求学,同乡秀才都知他自幼爱竹如痴,便开玩笑说:“这下好了,绿竹书院山后全是竹子,据说里面曾有位竹仙呢!你那么爱竹,这一次说不定天上竹仙感动,还要嫁给你做媳妇哩。”
“去去,别胡说,竹仙也容得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亵渎吗?”如玉赶忙打住。
他虽然这样说,但课余时光常去竹林走动是常事,在竹林里囊萤映月,读书作画,甚至有一日雨夜还偷偷跑入竹林,钻进了竹林里一间废弃的草棚,听细雨微风摇动竹叶的声音。每次回去,同窗见他都是神采飞扬的样子便背地里嘲笑道:“怎么,和竹仙幽会去了?”韩如玉初时总要反驳,但久而久之也就不在意了。
第二年春天里的一天,细雨淋漓,下了数日,韩如玉又跑去听雨,听着听着便睡着了,睡梦中听到草棚里有人颤抖着声音叫他:“是你吗,韩琢玉?”
韩如玉陡然惊醒,猛地坐了起来,待看到眼前之人是个青衣美貌的少女之后他呆了一呆。
“韩琢玉,到底是不是你?”那少女又问一遍。
韩如玉摇头道:“我不叫韩琢玉,他的名字只与我差一个字,我叫‘如玉’。姑娘你是谁,你在找人吗?”
那少女不说话,只怔怔地瞧着他。如玉只得又问道:“姑娘你是谁,怎么会深更半夜来这里,我是来听风声雨声竹声的,你也是吗?”
那少女摇头道:“不,我是来找人的……”
韩如玉道:“哦……那需不需要我帮忙?”
少女依旧怔怔地瞧着他摇头道:“不用了。”
韩如玉“哦”了一声,他可不知这姑娘没说出来的话是“因为我已经找到了”。
没有人肯告诉她琢玉到底去了哪里,马道长和解语一直守口如瓶,只字不提,他们只告诉他这是琢玉的心愿。
如玉见她总这样瞧着自己觉得很奇怪,便忍不住问道:“姑娘你是谁啊,你不说我可猜了?”
少女依旧直勾勾盯着他,就像是怕他跑了似的说道:“你猜,我瞧你猜的对不对。”
“你是仙女吗?”
此话一出口,少女的眼泪滚滚而下,喃喃地道:“我早就不恨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