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傲魂星云 > 第一百一十六回 失误

第一百一十六回 失误(1 / 2)

宁义武对这一切自是心知肚明,拍了拍诸葛龙的肩膀,“如果当时没有你劝我,恐怕我会因此而下错一步棋,到时候那些见风使舵的长老,可能就会因此而倒戈。”

诸葛龙见自家宗主如此心胸开阔,心中一时间更为感动,立即叩拜,恭色道:“当时属下也是为神剑宗大局着想,如有冒犯,还望宗主不要往心里去。”

由于天域特殊的文化背景与政治背景,使得宁义武虽早已成为一方武装独立政权的首领,却只能自称为宗主,不能称王,这种特殊的称谓让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宁鸿远难以接受,可是后来慢慢熟悉了这个武境世界的文化之后,便也慢慢习惯了。

天域文化之中也是存在过“王”之称谓,当年也是天下大乱,群王相斗,导致生灵涂炭,后来先皇为了从名义上遏制天下大乱的种子,便采取了当年赵定龙的建议,普天之下只准天法宣布一位皇帝,成了这般。说起来这策略其中也隐含这许多政治谋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内斗,进而减少了百姓的伤亡。

宁义武回想起之前情景,轻轻一笑,“当时我的确是太冲动了,如果当时我将他们一网打尽,不但会让我神剑宗元气大伤,更会让万剑宗等等那些外势力看笑话,唉,我常常自己教导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怒火蒙蔽了自己的判断力,也常常以此教育年轻人和我的儿子,可是我自己有些时候却办不到,说起来,那真是惭愧啊。”

他说着说着,却是再一次大笑起来,随后,拍了拍诸葛龙的肩膀,示意他做得很对。

宁义武绝对是这天域第一位敢于向属下认错的宗主。

话到此处,宁义武望着门外的秋景仰天长叹,如果当时不是这一位诸葛龙极力劝阻,甚至下跪将头磕破了血,阻止了自己的行动,他真的不敢想象,这样贸然莽撞的行动会给神剑宗带来多么可怕的结果。

到时候,神剑宗元气大伤,最终得利的将会是他宁家吗?

显然,冲动只会给外面那些想要吞并神剑宗的敌对势力,带来更多的可乘之机。

气氛忽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待宁义武发号施令。

宁义武乘此机会,心中反复思忖:“乱世之中,宗门内斗是必然的,但是扩大化内斗绝非智者所为,铁血手腕带来的后果,往往只有人人自危,凡事还是得一步一步来,想要一口气解决所有矛盾,那是当年“紫玉宗”宗主的做法,结果如何?被邪道之中的万毒门大败,导致正义和邪恶的思想失衡,年轻人开始信奉邪恶与自由,神秘和冒险,反而极度反感宗门的正道口号与规矩方圆。

“铁血政策可以对外,但绝不能对内,一旦对内,后果绝非人能够想象”

“我神剑宗绝不能成为第二个紫玉宗。”

宁义武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在脑海中不断深思熟虑。

诸葛龙眼见自家宗主脸色渐渐缓和,眉目渐渐平和起来,顺着他刚才意犹未尽的言词,继续说道:“属下猜想无论是谁,听得自己的儿子被其他人非议,都会忍不住怒火,更何况宗主您还是一宗之主,更不可能将这一口气咽在肚子里,我非常能够理解您的心情。”

宁义武欣然点头,“嗯!现在我想明白了,当时我只带了我的两位妻子和缺儿一同前往,反而让那赵长老和朱长老想不到,再加上玉儿的戏中戏,让他们出尽洋相,让那些见风使舵的人看清了他们的嘴脸,后来还讹了那朱赵两位长老五万紫晶币,真是大快人心!

“现在想起来,这可真是一招妙棋啊,现在这赵长老和朱长老因为那一次偏殿之中的愚蠢,在众位长老面前失了人心,我宁义武反而因为他们的这一步棋而得了人心,这不是一招妙棋是什么,以至于他们选在最后孤注一掷,暴露了自己与九毒老人勾结的证据,这真是妙不可言啊!妙不可言!”

一番自我分析之后,宁义武再次纵声豪情大笑。

宁义武的笑声总是充满这男人的豪情与雄心,他的笑声有一种别样的信服力,让在场的三千“暗影”,以及包括诸葛龙在内的另外几位长老,不但心生敬畏,同时也感到非常自豪,能够忠诚于这样一位顶天地理的英雄人物,那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机会。

这就是宁义武的个人魅力。

魅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许多人深知个人魅力的重要性,也尝试着培养自己的个人魅力,但是他们怎么学,怎么不像,因为,这本就是先天性的,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具有非凡的领导才华,而有些人一辈子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反而越学越虚伪,越学越难堪。

“宗主英明!”台下三千“暗影”,在这一时刻,发自内心的齐声高呼道。

宁义武欣然点头,满目荣光,他的确非常享受这种感觉,享受这种受人尊敬的感觉,正因为他想要去享受这种感觉,所以,他才走到了今天。

正因为宁义武做事情总会考虑到自己的个人魅力,所以他绝对不会轻易发怒,绝不会当断不断,绝不会恶言相加,绝不会滥杀无辜。

梦想有权有势又有什么错呢?关键在于你得到了权势之后,还能不能够时刻铭记,自己这权势是如何得来的。

这就是一代领袖的英雄本色。

宁义武在这些心腹面前,从来不掩饰脸上的骄傲,从来不遮掩自己的豪情,众人反而更为拜服他的豪情,心中无不更为敬重。

宁义武在享受这种感觉的同时,心里也十分清楚这种感觉太过于来之不易,太过于如履薄冰,稍有不慎,这些尊敬就变成了叹息。

宁义武绝不会如此。